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看待全球化:写给每一个关心世界的人 ONE WORLD NOW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0
楼主
2020-4-14 21:27:24
【资料名称】:如何看待全球化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1.彼得·辛格,当代具影响力、关心现实的哲学家之一。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
   2.普林斯顿大学系列讲座精华,集大成之作。本书2001年初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开设相关讲座课程,经过听众多次反馈、学者讨论,16年三次补充修订,堪称当代哲学界探讨全球化的集大成之作。
   3.紧贴现实,深入浅出,前瞻性强。以大分章、小专题形式,介绍了自 “9·11”以来16年中全球化的重大议题及背后的道德博弈,包括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恐怖主义的传播,WTO贸易受阻及影响、区域政治与博弈、国际法的实施与修订、联合国的改革、国际救援与慈善捐助。还有对进来全球事件的精准预测,包括《巴黎协定》、英国脱欧、ISIS恐怖主义,以及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其他重要问题。
   4.内含作者著名TED演讲《做高效的利他主义者》(2013)相关内容。作者主张一种“高效慈善”,即捐助必须经过功利主义的严密计算,受到比尔·盖茨等慈善家认可。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出发,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进程、国际法与人道主义干涉、对外援助与慈善等几个全球化的核心议题。作者辛格对于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试图chao越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他站在伦理学家的高度,对全球化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作者以近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系列专题讲演为基础,认真总结了听众意见,与众多学者进行讨论,并对全书进行多次的补充与修改。本书篇幅虽然不算长,却是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伦理学、政治学著作。
  作者简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澳大利亚、美国哲学家,1946年生于墨尔本,被誉为当代zui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毕业于剑桥大学哲学系,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是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和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其代表著作《动物解放》自1975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发行,英文版再版多达26次。
  精彩书评
  彼得·辛格也许是在世的zui具争议的哲学家,也肯定是当代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纽约客》
  彼得·辛格的写作一如既往包含理性而冷峻的逻辑。要使国家行为担负道义,似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英雄式愿望,但本书将给那些哪怕是顽固的现实主义者提供更多有用的思考。
  ——加雷思·埃文斯, “国际危机组织”总裁本书主要探讨了一些世界上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观念更新和争议解决方案。
  ——戴维·A. 瑞兹瓦尼,达特茅斯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第二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大气
  第三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经济
  第四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法律
  第五章 我们拥有同一个共同体
  第六章 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注 释
  人名对照表
  精彩书摘
  该优先考虑我们的同胞吗?
  请考虑全球化的两个层面:第一,生活在阿富汗、伊拉克或也门的人,有能力将死亡和恐惧突如其来地带往纽约、伦敦、马德里、巴黎和悉尼;第二,发电厂、汽车甚至还有牛群排放的温室气体。前者留下了令人难以磨灭的图景,全世界的人都能通过电视屏幕看到;后者导致地球气候产生了变化,但只有通过科学手段才能检测。然而,两者却共同揭示了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同一个世界,而且汽车排放带来的那些十分不明显的变化,正在杀死更多的人,其数量远远多于恐怖分子明目张胆杀的人。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虽然科学家们收集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危及数亿甚至数十亿人的生命,但各国领导人却一直难以达成一致的方案,实现充分减排,避免这种严重的气候风险演变成毁灭性的气候灾难——虽然这样一份协议明显符合全世界的整体利益。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的阐述中看到的,就连2015 年达成的《巴黎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从小布什身上我们能再好不过地看出,人们是多么缺乏必要的全球视角。在造成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过去半个世纪里美国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但作为该国总统,小布什却声称,“我们绝不会做任何伤害我国经济的事,因为美国人民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说法绝不唐突,而是表达了众多政治领袖眼中天经地义的伦理观点。小布什的父亲,即老布什总统,也曾在 1992 年召开于里约热内卢的地球高峰会议(earth summit)上说过大致相同的话。当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要求老布什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列入议程,但老布什却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置喙。”意思就是说,这种生活方式容不得讨论,即便这种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数百万人因日益难测的天气状况而死亡;即便长此以往,随着海平面上升和区域性洪涝,将会有数千万人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
  但是,将美国人的利益摆在首位的,绝非只有这两届布什政府。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讨论是否应当干涉波斯尼亚,阻止塞尔维亚人针对波斯尼亚穆斯林的“种族清洗”行动时,科林·鲍威尔(Colinpowell)时任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曾正面引用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的言论,声称全部巴尔干人民都不如他一个士兵的骨头重要。
  前言/序言
  2000 年年初,就在前一年 12 月于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遭到抗议扰乱之后,我开始筹划一本书,也就是后来的《一个世界》(One World)。我的目的是要从伦理学角度考察一下世界在哪些方面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共同体,在哪些方面还没有。但没等我写多少,小布什就成了美国总统,而他组建的那届政府,却公然敌视众多的全球性机构和制度,从联合国到国际刑事法院,再到《京都议定书》——一项为阻止或减缓气候变化而首次通过的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协定,以此来尝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一而足。
  随后, 2001 年 9 月 11 日,在最后润色这部书稿的时候,我跟普林斯顿大学那些瞠目结舌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一起见证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燃起熊熊大火,然后轰然倒塌。在对文明冲突不绝于耳的讨论声中,“同一个世界”的理念突然发出了刺耳的不和谐之音。尽管如此,那天的恐怖主义袭击和美国继之而来的回应,仍然证实了世界渐趋一体化的观点。因为这场事件表明:一个国家无论如何强大,都有可能遭受来自全球任何一隅的致命袭击。一届先前还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意见满不在乎的美国政府,如今却发现,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行动中,自己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虽然它后来又将全球性机构与制度踢到一边,未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批准,就错误地发动了最终损失惨重的伊拉克战争。因此,我仍保留了原来的标题,既是为了描述这个星球上联系日益紧密的生活,也是为了指出我们伦理思考的基本单元应当是什么。
  《一个世界》触动了高校内外的广大读者。但 2002 年以后,世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重新审视一下包括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国际法和全球贫困这些全球化问题适逢其时。因此,就有了现在这本书。本书保留了《一个世界》的基本结构,并修订和更新了部分内容,但同时也考量了一些重大的新变化,包括:
  ·在《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未能达成一个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2015 年在巴黎达成的非强制性协议采纳了新途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失败,导致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力衰退;·当一国政府无力或不愿阻止针对本国公民的反人类罪行或种族灭绝时,国际社会就有责任去保护他们,这一新出现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在削减极度贫困方面,尽管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依然任重道远;·迫切寻求安居之所的国际难民与国内流民人数剧增。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奔驰宝马工程师编程设码操作实例彩色图解
下一篇:中信国学大典五册套装(论语、老子、孟子、庄子、孙子兵法)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10 22: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