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思资本主义:实现持续性、包容性增长的经济与政策 [Rethinking Capitalism]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9:13:06
【资料名称】:重思资本主义:实现持续性、包容性增长的经济与政策    
【资料描述】:

重思资本主义:实现持续性、包容性增长的经济与政策 [Rethinking Capitalism]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政府机构决策层;经济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于2008年11月视察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时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金融危机)?”之后,英国一批*经济学家向女王发出一封长达3页的道歉信,并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而这封信也被看作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界集体反思的一个缩影,西方经济学界开始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内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本书所选11篇文章探讨了当今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创新型企业与创业型政府、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越来越显著、顶层阶级的寻租盛行、公私该如何合营、气候变化给未来经济繁荣带来的风险等;汇集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著名的专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有《不平等的代价》,*网评论3138条)在内的当代西方*和新锐的思想家的*新思考,其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都是无与伦比的。
  目前,中国经济有两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一个是金融危机以来内外联动大背景出现诸多现实问题,另一个就是与之相关的破解之道,即创新创业。而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课题,我们绝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西方思想观点的浅薄认识,需要深入了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前沿思想家们在这方面的*新、*重要的思考。
  内容简介
  颠覆看待西方经济学的正统观点,重思资本主义的内在问题及解决之道!
  西方资本主义已是危机四伏。几十年来,投资一直在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或停滞不前,不平等急剧上升。经济政策既没有改革金融体系,也没有使经济恢复稳定增长。同时,气候变化给未来的经济繁荣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在本书中,一些*的经济学家提出了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新途径。每一章,明确而又令人信服地阐释了现今深刻的经济问题所反映出的正统经济学理论的不足之处,以及为政策决策提供信息的失败。这些篇章研究了当代经济的问题,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商业行为,不平等和私有化,创新和环境变化。这些经济学家们阐述了“能够更好地解释资本主义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为什么又时常失灵,以及如何使其更具创新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替代经济方法,概述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改革。《重思资本主义》对于正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并对如何去改造资本主义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迈克尔·雅各布斯(Michael Jacobs)
  英国资深环境经济学家和政治学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就出版了《绿色经济》等专著,2004年到2010年期间担任英国首相的特别顾问,是《政治季刊》的联合主编。
  玛丽安娜·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创新经济学教授,专注于创新经济学研究,是一位多产的创新经济学家,长期活跃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媒体知名度极高,是CNN和《金融时报》的常客。她撰写大量的时政财经类文章,对英国乃至欧盟、美国等经济政策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力。知名期刊《新共和》(New Republic)评价她是“当代创新领域*重要的一名思想者”。由于她在创新型经济领域的洞见,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官员评价她“激发了全球性经济政策辩论的风暴”。
  译者简介
  李磊,清华大学法学硕士,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任职于江苏省委办公厅经济处。
  束东新,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任职于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陆昕,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硕士,任职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周建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政策对话倡议组织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精彩书评
  本书观点新颖,发人深思,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的认识。
  ——吉莉安·泰德(Gilliant Tett),《金融时报》副主编
  民粹主义抗议运动席卷西方,实际工资水平停滞不前,贫富差距固化,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明显失灵,急需一个新的理论和政策,确定经济发展路线图。《重思资本主义》一书为克服未来挑战贡献了良方。
  ——威尔·亨顿 (Will Hunton),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院长,《我们的处境》作者
  由一流进步经济学者撰写的关于资本主义问题(低增长,投资和创新减少,就业机会太少而碳排放过多)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本好书。希望该书关上失败的“主流”观点之门,打开一扇通往完全综合、坚定、激进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之门。
  ——詹姆斯·K. 加尔布雷斯 (James K. Galbraith),得克萨斯大学荣誉教授,《正常的终结:理解世界经济新常态》作者
  发达国家经济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其中包括城市拥堵和污染、贫富差距大、增长乏力。如果我们真心希望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未来20年必须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迅速、根本地改变经济政策,才能解决这些相互关联的深层次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规律加深理解。这本书为解决这些重大任务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
  ——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帕特尔荣誉教授,《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作者
  目录
  致 谢 / V
  作者简介 / VII
  第一章 重思资本主义:导言 / 1
  资本主义及其困境 / 3
  重思经济政策 / 14
  克服市场失灵:一种新进路 / 20
  注 释 / 30
  第二章 紧缩性的失灵:反思财政政策 / 39
  导 言 / 39
  “赤字挽救了世界” / 40
  财政退却,货币下跌 / 47
  平衡预算还是平衡经济 / 54
  注 释 / 58
  第三章 解读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 / 65
  导 言 / 65
  主流观点:外生货币 / 68
  内生货币与现代货币理论 / 69
  货币和货币政策 / 74
  量化宽松 / 78
  对欧元区的启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再融合 / 81
  结 论 / 84
  注 释 / 86
  第四章 短期主义的代价 / 91
  导 言 / 91
  有关短期主义的现有研究 / 93
  短期主义的实证 / 95
  政策启示 / 100
  注 释 / 101
  第五章 创新型企业以及公司理论 / 107
  导言: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 / 107
  新古典主义的“生产力低下的公司”理论 / 108
  马克思的“生产力发达的企业”理论 / 113
  创新型企业理论 / 118
  理论与历史结合 / 125
  注 释 / 128
  第六章 创新、政府与耐心资本 / 135
  导 言 / 135
  向错误的方向前进 / 137
  传统经济学理论与“市场失灵”路径 / 140
  国家作为创新系统的关键参与者 / 143
  公共部门承担风险带来公共回报 / 146
  耐心资本: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更好地调控风险、回报投资机构 / 149
  结 论 / 154
  注 释 / 155
  第七章 投资导向性增长:欧洲危机的解决方案 / 165
  导 语 / 165
  投资不足与欧洲经济停滞 / 167
  欧盟当前的政策框架 / 172
  一个投资带动欧洲复苏的方案 / 173
  方案的预期影响 / 176
  结 论 / 181
  附录:剑桥阿尔法度量模型 / 181
  致 谢 / 182
  注 释 / 182
  第八章 不平等与经济增长 / 185
  引 言 / 185
  不平等的大幅加剧 / 186
  解释不平等 / 192
  不平等的代价 / 200
  逆转不平等 / 203
  结论:重新定义经济增长 / 205
  致 谢 / 206
  注 释 / 207
  第九章 私有化和公共服务外包的悖论 / 217
  导 言 / 217
  限制竞争 / 218
  经济和政治资源的可互相转化性 / 228
  结论:资本主义与民主政治 / 231
  注 释 / 234
  第十章 低碳:创新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 239
  导 言 / 239
  资本主义的挑战 / 241
  经济学的挑战 / 243
  创新和增长 / 244
  路径依赖与创新 / 246
  经济模型 / 249
  气候变化政策 / 253
  结 论 / 256
  注 释 / 257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技术与绿色全球黄金时代:历史在塑造未来中的作用 / 265
  导言:没有技术的发展还是没有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 265
  技术革命与经济发展 / 268
  信息和通信技术与绿色方向 / 276
  绿色增长、发展、就业与不平等 / 280
  政策框架的彻底重塑 / 286
  致 谢 / 293
  注 释 / 293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重思资本主义:导言
  迈克尔·雅各布斯玛丽安娜·马祖卡托
  2008年 11月,当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至的时候, 82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女王是去参加这所学院一座新楼的启用仪式的,但是她显然对聚集在此的学者们更感兴趣。她向在场的学者们问了一个浅白却又尖锐的问题:“既然这场危机的规模如此空前,那怎么会居然没有人预见到呢?” 1
  那些所谓的全球经济主导者们和经济学家们往往自命不凡,而女王自然也不想去揭穿他们的虚荣,尽管解读全球经济原本就是经济学家的分内之事。但是,这次 “女王之问 ”确实直刺当代资本主义两大失灵的心脏:其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 2007~ 2008年濒临崩溃,至今仍然未能复苏;其二,金融危机持续发酵,而主流的经济学家们却没能搞清楚这场危机的个中缘由。 2
  本书正是聚焦资本主义的这两大失灵。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套不平衡的动态机制,使得资本主义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但这一机制在过去 10年间失灵了,经济运行不良,各种问题丛生。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当代持续最为深远的经济衰退,即便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依然没有哪个发达经济体已经恢复正常或者相对稳定。更为可怕的是,发展的前景依然处于极度不确定之中。即使是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也几乎没有任何提升。最富有的那部分人同其他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差距,甚至达到了19世纪以来前所未见的程度。与此同时,持续的环境压力,特别是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繁荣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危害。
  然而,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直面各种问题,必须对现代经济如何运作做出诠释。究竟是什么让金融危机如此令人震惊?从两个层面来看,这都绝非简单的问题,以至于几乎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做到“事前诸葛亮”。在过去10多年中,正统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政策已经从实质上解决了商业周期的根本性问题:大萧条被认为一去不复返。而且,危机发生以来的经济应对政策已经是最优的方案了。实践中所采用的正统处方是“审慎的财政政策——缩减公共支出以图减少财政赤字和债务”。事实上,这个处方不仅没有让西方经济恢复健康,反而在处理最令人困扰、疲沓不堪的经济虚弱时,已经明显失败了。
  本书的核心主题正是要回应这些理论和政策上的失灵。正统经济学无法提供足够的思想资源,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经济所面临的多层次危机。要解决这些危机,我们必须对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运作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找到它如今在关键进路上失灵的原因。对目前一些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观点进行检讨已经刻不容缓,并且,这种反思会指向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从而更好地对治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问题。
  因此,这本书的每一章都会聚焦一个关键经济问题,阐述正统经济学理论对该问题的所谓正统路径。然后,作者会提供一个不同的、更为透彻的经济分析路径,进而得出新的政策解决方案。为达此目的,作者会诉诸一些对资本主义系统很重要的、有很强解释力的经济学流派,而这些经济学流派却被正统经济学所忽视或者边缘化。在每一章具体的分析中,作者会用独到的阐释告诉你,资本主义其实是可以被重新定型、重新定向的,从而避免目前的失灵困境。但是,唯有重新审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确立新的政策路径,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资本主义及其困境
  在这篇导言中,我们汇集了本书的一些主要思想,这些思想恰是本书的闪光之处。我们首先列出西方资本主义失灵的证据,解释造成目前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虚弱乏力背后的三大根本问题。接着,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以及经济学理论和分析中需要汲取的教训。通过对正统的市场和“市场失灵”概念进行批判,进而阐述对资本主义更为深刻的洞见,为经济政策提供更为成功的路径,旨在实现一种更加强调创新的、包容的和可持续的经济繁荣形式。
  疲弱的、不稳定的增长
  对当前经济的所有分析,都有一个无可回避的起点。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持续衰退和缓慢复苏,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不能再产生强大而稳定的增长。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史无前例。 2009年, 37个发达经济体中实际GDP下降的多达34个,同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首次出现整体衰退。 3仅2009年一年,整个欧元区实际GDP下降 4.5%(其中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实际GDP下降了 5.6%),日本下降5.5%,英国下降4.3%,美国下降2.8%。 4 2007~ 2009年,全球增加了约3 000万失业人口,其中超过半数来自发达经济体,美国失业人数上升了750万。 5
  为了防止危机蔓延,政府不得不把大量纳税人的钱用来救助银行,而恰恰是银行的放贷加剧了金融危机。此前,政府从未动用过如此庞大规模的资金。美联储用于救助30家银行和其他公司的未偿付紧急贷款最高达1.2万亿美元。英国为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担保总额高达
  1.162万亿英镑。 6与此同时,针对个人消费和投资严重下滑、产出大幅下滑、失业人口增加的现状,政府还采取了大规模刺激手段,试图维持私人消费和投资萎缩造成的需求。出口的大幅下跌和失业率的持续攀升导致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然而税收却在下滑,作为“自动稳定器”的福利支出和其他公共支出都必不可少。 2009~ 2010年,爱尔兰公共赤字高达 GDP的32.3%,希腊则占GDP的15.2%,美国占 GDP的12.7%,英国占 GDP的10.8%,日本占 GDP的8.8%,法国占 GDP的7.2%。 7
  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系统在运行和监管时的根本弱点。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接受质询时不得不承认,西方的金融监管方式所赖以建立的理论本身就有缺陷。这种理论假定 “各种组织,特别是银行,具有自利性,因此它们有最好的能力保护股东和企业的权益”,事实证明这一假设是错误的。 8同这种所谓的“有效市场假定”相反,有观点认为,金融市场具有系统性的价格失真缺陷和风险,往往容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9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正如卡门·莱因哈特( 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斯·罗格夫( Kenneth Rogoff)指出的,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大多数国家开始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因而银行危机发生频率更加频繁(见1-2)。低利率和宽松的贷款,尤其是针对土地和资产的利息与贷款,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而这个泡沫终将破裂。鉴于这一因素,金融危机之前产值增加,之后却急剧下滑,只有考虑产值的前后变化,才能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2008年之后,大多数西方经济体开始缓慢复苏,经济逐步回升,但这却是现代史上最慢的一次复苏。美国、法国和德国用了整整三年,才使其产值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英国则用了五年(见图 1-3)。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一直比经济危机爆发前要高。现有可比数据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以下简称为“经合组织”) 33个成员国中的28个国家, 2014年的失业率均高于2007年(见图1-4)。 13有些国家即使失业率低于2007年,失业率较危机之后的峰值一直在下降,但其实际工资水平却停滞不前(见图1-5)。英国的就业率上升,实际工资却大幅下降,降幅创 196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14
  私营部门的投资急剧下滑,导致经济增长疲软。在前一个增长周期中,投资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见图1-6)。 2008年以来,这种下降趋势并没有逆转,尽管大多数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利率长期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央行通过 “量化宽松”,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但是,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说明这个政策并不奏效。
  投资滑坡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部门“金融化”趋势明显。近十年左右,公司利润中用于股份回购和股利分配的支出越来越多,而不是用于再投资和生产力创新。 2004~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支付高达3.4万亿美元,用于回购股份。 2014年,这些企业分配给股东的利润高达8 850亿美元,而其全部净收入只有8 470亿美元。 15
  投资下滑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生产率同历史趋势相比已经很疲弱。金融危机爆发之前10年,西方七国集团( G7)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几乎都低于历史趋势,其中有些国家劳动生产率增幅连续30年下滑,这种下降趋势仍在延续。金融危机之后,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增幅进一步下跌。16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创新步伐也在放缓。17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些经济学家不免要问,西方资本主义是否已进入 “长期增长停滞”状态,投资和需求的结构性疲弱导致正利率已无法维持充分就业。尽管这个前景未必完全不可避免,但这种展望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担心,即发达经济体可能面临一个长期低增长、金融不稳定的困境。18
  生活水平徘徊不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低增长和不稳定只是现代资本主义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过去的 40年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即使经济增长非常强劲,但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1990~ 2014年,美国的 GDP上升了 78%,而实际家庭收入中值却勉强高于 1990年的水平。 19这种平均收入与整体经济增长相背离的现象,首先出现在美国,如今却已成为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一大特点。
  实际上,这个特点包括三个不同的趋势: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所得(薪金和工资)占总产出的比重在下降,报酬增加和生产率提升不同步,劳动份额下降带来分配不平等现象更加严重。
  1980~ 2007年,在整个发达经济体中,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平均下降了9%,其中,美国下降了5%(从70%下降到65%),德国下降了10%(从72%下降到62%), 20日本下降了15%(从77%下降到 62%)。 20世纪 70年代之前,工资水平和生产率同步增长。进入 80年代之后,美国(非农)商业部门实际小时产出提高了约85%,而实际小时报酬却只增加了约 35%。 21据国际劳工局测算,整体而言, 1999年至今, 36个发达经济体中,劳动生产率增幅是实际工资增幅的近 3倍(见图1-7)。
  指数(基准率=1999年)加剧。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10年间,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低收入劳动者的比例上升。 26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失业率偏高。 2014年,经合组织成员国中, 16~ 25岁年龄段的平均失业率达 15%,而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四国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中,失业者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27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 “非标准工作”(涵盖兼职工作、临时工作和自由职业,当然这些工作并非都缺乏保障)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所有就业岗位中, 20世纪 90年代后创造的“非标准工作”岗位占一半,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创造的岗位占到 60%。 201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中,近30%的兼职工作者都是 “非自愿的”,也就是说,他们想做全职工作,但只能找到兼职工作。 28
  这些发展趋势加剧了发达国家的不平等现象。 1985~ 201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有 17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上升, 4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几乎没有变化,只有一个国家(土耳其)的基尼系数下降。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 29其实,贫富差距比收入差距大得多,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收入分配从工资转向利润;其二,土地和资产价值飙升。英国 1%最富有人群占有国民财富的比例从 1970年的 23%上升到 2010年的 28%。在同一时期的美国,这个比例则从 28%上升到 34%。 2010年,美国 0.1%最富有人群占有约 15%的国民财富。在英美两国, 10%的富裕人口拥有超过 70%的国民财富。 30
  气候变化与环境风险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骤增,气候变化恶劣,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风险极大。
  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相伴,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到栖息地消失、物种灭绝。经济发展提高人类福祉,同时也因破坏环境而使其经济成就失色不少。针对这些环境问题,发达国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任何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高度依赖生物物理过程,许多生物物理过程已经达到或非常接近临界点(或称为“环境安全界限”)。这种状况非常危险,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未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31
  然而,气候变化这种全球威胁非常独特。过去的200年间,发达国家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累积效应,而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化石燃料消费激增,让问题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除非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骤减,否则全球环境将遭到不可逆的毁灭性破坏。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维持在现有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3~ 4摄氏度,甚至更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说,即使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极端天气(如洪灾、风暴潮和旱灾)也将更加频发,造成基础设施网络瘫痪,生活必需的一些关键服务中断,沿海地区及城市受损会更严重。极端天气还会导致农业减产,食品短缺风险增加,食品供应体系崩溃。极端高温天气会引发更多健康问题,由此导致的疾病将夺走许多人的生命。此外,极端天气还会引起冲突,增加人民流离失所的风险,生态系统破坏加速,物种灭绝加剧。 32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 25年间,极端天气带来的恶劣影响已广为人知。 33但是,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与制造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密不可分,而这个体系的能源基础是化石燃料。全球80%的能源仍然来自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最近,发达经济体采取结构性的去工业化政策,并推出许多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发达国家减排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借助全球化将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4如果按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所需的减排进度衡量,西方经济体其实并未减排,或者说杯水车薪,不管是他们自己制造的温室气体还是进口的产品和服务正在努力减少金融市场行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但是,现代金融体系非常复杂,人们普遍担心,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针对资产持有人和企业高管的激励机制造成了金融界和产业界人士越来越注重眼前利益,这些激励措施以及全球经济体需求长期疲弱造成投资率偏低,尤其是对创新投入不足、实际工资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源于劳动力市场结构、企业薪酬制度、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及财富所有权的结构性特质。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源于能源和运输体系的结构性特点。按发达国家目前的经济政策思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太可能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方法。发展前景绝非注定失败,但确实需要反思。正如作者在本书中的逻辑论证所表明,目前,大多数决策依据的正统经济学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运行的,因此也无法解释现代资本主义怎样才能更好地运行。本书作者在批判各自领域内的正统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力更强的方案作为全新的政策建议。本书每一章都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定问题及其相关的政策展开辩论。
  这些辩论中最有争议的是,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经济遭受重创,危机之后经济缓慢复苏,这两个不同时期应采取何种财政和货币政策予以应对。第二章的作者斯蒂芬妮·凯尔顿和第三章的作者兰德尔·雷、耶娃·纳斯岩对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正统的财政紧缩政策提出异议。凯尔顿认为,紧缩政策严重误解了经济规律。高赤字导致衰退这种主张完全是本末倒置,误解了事实。正是衰退导致赤字飙升,由于经济滑坡,政府税收减少,而社会保障福利和公共开支则发挥 “自动稳定器”作用。凯尔顿的研究显示,个人消费和投资锐减会降低需求,而赤字却刺激需求,因此实际上赤字可以防止衰退加剧。金融危机过后,个人积累骤减,由于经济(包括海外部分)中的积累和借贷必须平衡,这样便产生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公共债务增加。财政紧缩政策试图通过减少总需求,尽快降低赤字,实际上却拖延了经济复苏的步伐,而在像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样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财政紧缩政策更是阻碍了经济复苏。经济增长非常缓慢,意味着赤字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快速下降。这说明,紧缩政策并未实现其政策初衷。
  前言/序言
  重思资本主义:导言
  2008年 11月,当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至的时候, 82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女王是去参加这所学院一座新楼的启用仪式的,但是她显然对聚集在此的学者们更感兴趣。她向在场的学者们问了一个浅白却又尖锐的问题:“既然这场危机的规模如此空前,那怎么会居然没有人预见到呢?” 1
  那些所谓的全球经济主导者们和经济学家们往往自命不凡,而女王自然也不想去揭穿他们的虚荣,尽管解读全球经济原本就是经济学家的分内之事。但是,这次 “女王之问 ”确实直刺当代资本主义两大失灵的心脏:其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 2007~ 2008年濒临崩溃,至今仍然未能复苏;其二,金融危机持续发酵,而主流的经济学家们却没能搞清楚这场危机的个中缘由。 2
  本书正是聚焦资本主义的这两大失灵。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套不平衡的动态机制,使得资本主义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但这一机制在过去 10年间失灵了,经济运行不良,各种问题丛生。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当代持续最为深远的经济衰退,即便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依然没有哪个发达经济体已经恢复正常或者相对稳定。更为可怕的是,发展的前景依然处于极度不确定之中。即使是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也几乎没有任何提升。最富有的那部分人同其他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差距,甚至达到了19世纪以来前所未见的程度。与此同时,持续的环境压力,特别是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繁荣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危害。
  然而,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直面各种问题,必须对现代经济如何运作做出诠释。究竟是什么让金融危机如此令人震惊?从两个层面来看,这都绝非简单的问题,以至于几乎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做到“事前诸葛亮”。在过去10多年中,正统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政策已经从实质上解决了商业周期的根本性问题:大萧条被认为一去不复返。而且,危机发生以来的经济应对政策已经是最优的方案了。实践中所采用的正统处方是“审慎的财政政策——缩减公共支出以图减少财政赤字和债务”。事实上,这个处方不仅没有让西方经济恢复健康,反而在处理最令人困扰、疲沓不堪的经济虚弱时,已经明显失败了。
  本书的核心主题正是要回应这些理论和政策上的失灵。正统经济学无法提供足够的思想资源,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经济所面临的多层次危机。要解决这些危机,我们必须对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运作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找到它如今在关键进路上失灵的原因。对目前一些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观点进行检讨已经刻不容缓,并且,这种反思会指向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从而更好地对治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问题。
  因此,这本书的每一章都会聚焦一个关键经济问题,阐述正统经济学理论对该问题的所谓正统路径。然后,作者会提供一个不同的、更为透彻的经济分析路径,进而得出新的政策解决方案。为达此目的,作者会诉诸一些对资本主义系统很重要的、有很强解释力的经济学流派,而这些经济学流派却被正统经济学所忽视或者边缘化。在每一章具体的分析中,作者会用独到的阐释告诉你,资本主义其实是可以被重新定型、重新定向的,从而避免目前的失灵困境。但是,唯有重新审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确立新的政策路径,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82-1986 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主
下一篇:价值爆点:牛股挖掘利器“江氏操盘实战金典”系列之六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6 01: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