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 佛法修行的可靠指南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2:59:04
【资料名称】: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
【资料描述】: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 佛法修行的可靠指南 PDF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 佛法修行的可靠指南 EPUB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7BUPXSPlsUDdvcSy-Ij3g 密码:1gg5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 佛法修行的可靠指南 AZW3


  编辑推荐
  对于逡巡在佛学宝殿外的瞻仰者,本书指引了登堂入室的门径,避免千回百转之迂回;对于已经入门的实修者,有助于弥补基础学识之不足,坚定正信而不迷信。
  内容简介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别、佛教的成立开始讲起,介绍佛教的历史、教理、经论,并讲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戒定慧、禅观、念佛及持咒等。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20岁中秀才,进入常州府学。1895秋起,先后入江阴南菁书院和常州致用精舍,弃八股文,研究“西学”。1903年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是该馆出版的系列教科书的最早的策划和编撰者之一,也是《辞源》的主要编辑人、《东方杂志》首任主编。和张元济、高梦旦、庄俞并称商务印书馆“四大元勋”。1911年辛亥革命后数度赴北京,任职于中华民国教育部。1922年7月,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3年后任南京东南大学校长。1958年病逝于上海。
  蒋维乔在北京时开始研究佛学并信佛,自创的呼吸静坐养生法,广为传播。1918年3月皈依释谛闲,后又曾受教于太虚大师。著作有《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编》《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吕氏春秋汇校》《佛学概论》《佛学纲要》等。
  目录
  自序
  例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叫做佛学
  第二节 研究佛学怎么样下手
  第三节 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第一节 佛出世前印度思想界
  第二节 佛出世前印度的社会
  第三节 佛教成立的原因
  第三章 释迦牟尼史略
  第一节 释迦成道以前的状况
  第二节 释迦成道的时期
  第三节 释迦的转法轮
  第四节 释迦的入涅槃
  第四章 佛教的立脚点和基本教义
  第一节 佛教的立脚点
  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第五章 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
  第一节 第一次结集
  第二节 第二次结集
  第三节 第三次结集
  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
  第五节 大乘经典的结集
  第六节 秘密经典的结集
  第六章 佛教在印度的盛衰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分裂
  第二节 大乘佛教的发展
  第三节 大小两乘的分别
  第四节 印度佛教的衰颓
  第七章 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时期
  第二节 历代的译经事业
  第三节 各宗的次第成立
  第八章 《大藏经》的雕刻
  第一节 国内雕印的《大藏经》
  第二节 国外雕印的大藏经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佛教大体的研究
  第二节 佛教历史的研究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第四节 经论的研究
  第十章 佛家的修行方法
  第一节 戒、定、慧三学
  第二节 禅观
  第三节 念佛
  第四节 持咒
  第十一章 结论
  全书的旨趣
  附录
  附录一 佛教浅测
  附录二 佛学大意
  附录三 孔子与释迦
  附录四 五蕴大意
  结论
  前言
  自序
  有一天,我友舒新城来说:“中华书局现在拟编一套百科丛书,专供中学程度的人阅读。拟定的目录中间,有《佛学纲要》(即本书编者对于原著部分字句作了解释说明,置于括号内,以楷体字显示,区别于正文。)一种,要请您担任,但有两个条件:一是不可太深;二是要用白话。”我听他这话,想了一想,颇难立刻回答。因为佛教的本身,是建筑在理智上面的,比任何宗教,来得精深博大,要说得十分浅近,根本上就有点为难;至于白话文字,我向来虽没有做过,倒可以迁就的。
  隔了几天,舒君居然送到正式函件,一定要我担任这工作。我想一二十年前,自己研究佛典,得不到浅近入门书,枉费了无数的冤枉工夫,回想起来,真不值得。倘然能借这机会,做一部浅近的书,方便方便初学的人,叫他们不再像我的暗中摸索,有一条坦坦平平的路,可以向前走去,也是很有益的,就毅然答应下来。
  答应是答应了,但是怎样着手,方可以真正达到浅近两个字呢?这不是容易的事。左思右想,经过多日,方才得到三条原则:一是佛学上的专门名词不易了解,最为初学的难关,这书于专门名词,可以少用,就舍而不用;遇到必用的名词,随时拿这名词界说意义,讲明以后,方叙述下去;倘若行文时不便多加说明,就在本句底下加以夹注。二是佛学上高深的道理,也为初学所不能明了的,这书多采事实,少谈玄妙,只将佛学上根本原理,详细说明,此外各宗的广泛的学说概从省略。三是佛家的修道方法,各宗派别不同,也很复杂,这书也不一一罗列,只将简单而可以实践的,说明大略。定了这三条原则,方才着手编辑。如今全书告成,拿来翻阅一过,似乎中学程度的人,可以懂得。现代关于佛学的入门书,恐怕再要比这书浅近,是没有的了。
  我提笔做白话文,这还是第一次。但是我并不是主张文言反对白话的人,从前所以不大做白话的缘故是因为文言简短,白话冗长,三句两句就可了的文言,改用白话,或须七八句十几句方可说完。我好几十年用惯了文言的工具,一旦要改做白话,倒反觉得费事,从前不大做白话,就不过为这点小关系,并没有什么新旧的成见在那里。记得民国八九年时候,我在北平,这时我国的白话大家胡适之,正在大吹大擂,提倡白话文。有一天,我在友人陈颂平桌上,看见适之写给颂平一个字条,却全是文言,旁边特加小注云:“事繁不及作白话。”可见彻底主张白话的人,到忙的时候,也不得不用文言,并且还要特别声明暂时不做白话的缘故,免得人家疑心他改变节操。拿这件小小故事来引证,可见事繁的人,又是向来用惯文言工具的,不肯轻易做白话,不足为奇了。
  我做完了这部书,也觉得白话有许多好处。往往有文言不能掺入的说话,用白话文写来,可以畅所欲言,觉得头头是道,平添读者许多兴味。况且舒君新城规定的百科全书,每册拿五万字为限,讲到佛学的材料,就是十万字二十万字,也可以写不完的。我这部书,依照上面三条原则去搜材料,当然有一大部分不能适用,所以反觉得枯窘,几乎五万字,还凑不满。幸亏是白话,可以多说几句,方才能够合格,否则恐怕不能交卷了。但是我做的白话,是正正当当的语体,不像那些时髦人,一开口就拿下等人的粗言鄙语,涂得满纸,中间还要夹入许多古奥的成语在里面,自家以为独倡的格局,人们也因为他是当代伟人的手笔,不敢加以非难。这种妖模怪样的白话,尽管有人恭维他是圣人,我是绝对不敢赞成的。
  蒋维乔
  精彩书摘
  这个“佛”字是从印度梵文里翻译出来的名词,如果音译就是“佛陀”(Buddha)两字。它的意思,就是“觉者”。这“觉者”又含三种意义:一曰自觉;二曰觉他;三曰觉行圆满。
  什么叫做自觉?就是说佛自己先能觉悟。
  什么叫觉他?是说佛不单是自己觉悟,并且化导他人,叫他人也能觉悟。
  什么叫觉行圆满?是说佛自己觉悟,又觉悟他人,这两种德行,已到了圆满无缺的地步。
  这“佛陀”两字,平常习惯用省略的称呼就叫做佛。
  世界无论哪种宗教,各宗各有其依据的哲理,但多少总带些迷信的色彩,唯有佛教的基础是完全建筑在理智上的。所以佛教包含的哲理,很高很深,非但任何宗教所不能及,就拿东西洋的各种哲学来比较,也没有哪一种哲学能够赶得上的。我们略去佛家的宗教形式,单拿它的学理来讲,也觉得包罗万有、趣味宏深。这是稍微涉猎的人都公认的。因此,用这种方式将佛教当做一种学问去研究,就可以叫做佛学。
  佛家的经典,全部整个儿的,称为《大藏经》,又叫做《一切经》。这名词是什么时候起的呢?那是隋朝开皇元年,朝廷命京师以及诸大都邑地方,一律用官家经费,抄写一切经书,安放在各寺院里。又另外抄写一份,藏在皇家的秘阁里面。这就是“藏经”和“一切经”两个名称的来源。照此看来,“藏”字最初是含有贮藏的意味,到后来又加添了包藏丰富的意味。
  《大藏经》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曰经藏;二曰律藏;三曰论藏。经藏的梵音叫做“素呾缆”(Sūtrapitaka),乃是记录佛的言说。“素呾缆”的本义,是用线去贯串花鬘(花鬘是印度人的装饰)的意思。佛的言说能够贯串一切的道理,所以拿“素呾缆”来做此喻。我国古来称圣人的言说为经,经字的义,训为常,训为法,其意是指圣人的言说就是常道,是可以为世间所取法的。并且,织布时,直线为经,横线为纬,这也有用线去贯串的意思。所以古时翻译的人,就译素呾缆藏为经藏。律藏的梵音叫做“毗奈耶”(Vinayapitaka),这乃是佛所定的戒条。“毗奈耶”的本义是灭,是说佛弟子遵守这种戒条,就可以消灭身、口、意三业的过恶的意思(我们有所造作,名为业,一切造作的业,不外身的动作、口的说话、心的主使,这叫作身、口、意三业),这和我国的律令意味相同。所以古时译毗奈耶藏为律藏。论藏梵音,叫做“阿毗达摩”(Abhidharmapitaka)。“阿毗”译为对,“达摩”译为法,就是用对观真理的智慧,得到的涅槃妙法的意思(“涅槃”是梵音,意为寂灭,佛家超脱生死,到得不生不灭的地位,名曰“涅槃”)。换句话说,论藏所收获得的,大抵是菩萨(“菩萨”是梵音,意为觉有情,言其既能自己觉悟,又能度脱众生。众生有生命情感,故称有情。菩萨之地位,次佛一等)发挥经义、教诫学徒的议论,学徒得这种教诫,就能观察其理,发生智慧,照此方法修行,可以超脱生死的苦,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世界500强商业模式(1)(日)望月实 花房幸范 三木孝则
下一篇:公司法司法实务与办案指引 (法商丛书) 云闯 法律出版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5 07: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