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式未来函数在线检测 ※※
开启辅助访问
※※ 公式未来函数在线检测 ※※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昵称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昵称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资源
最近更新
自助开通
9,9终身区
金币课程区
搜课吧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
股资源
›
【股课程 股论坛 股票基础知识 股票学习】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
老司机教你怎样给股票估值
返回列表
老司机教你怎样给股票估值
[-----复制链接-----]
股票学习站
股票学习站
当前离线
积分
11047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7
楼主
2020-1-4 21:37:37
仅赞助9,9。开通终身会员,超多精品课程,精准指标任你下载。错过此站,后悔一生!!
下午的天总是阴阴沉沉的,让人怎么都提不起来兴致;外面闷热的风又吹的人懒洋洋的。百无聊赖之际,看了些财经新闻,有感于近期证监会监管的加强,直觉市场投资风格在有所变化,资金略有“去虚就实”的味道,概念炒作等手法对股价的刺激效果已大不如从前,反而价值投资类型的白马股却有渐受欢迎的趋势。
2 T5 O) d1 G/ ~" [3 b8 ]3 j; } s
- Y; E; f3 m9 Q( c$ n
说到价值投资,想起了学生时代看到的一些书,内容大抵忘记的差不多了,现在乍一想起来,脑中却只出现这么几句话:第一句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第二句是“任何证券标的都有风险,你需要的只是与风险相符的收益”,第三句是“安全边际”。我挺惊讶的,我甚至都没想到这三句话已经对我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致于以前曾让我心情澎湃的其他内容都记不起来了。或许是近几年事情比较多,记忆已经淡去了吧。
1 z5 T2 d) i& M4 `/ t" W/ f Q- j
- C2 \% K( K$ u# z
对于价值投资,估值当然是首要问题。这里写点我的思考,一是想抛砖引玉,能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二是梳理下自己的思路,希望对以后投资有所帮助。
$ B! @& w* s2 W1 I* d2 I/ F
估值方法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法,一类是绝对估值法。
1 c3 V. ~' v3 ^5 @
一、 相对估值法
' e6 K+ z* Z+ G8 b$ h" T* m
相对估值法比较简单,例如PE、PB、PS、PEG等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是和同类对比、或者是和历史对比。测算过程简单实用,也是IPO和资产收购等报告里面常用的估值方法之一。以PE为例,如果对目标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准确,对标公司的市盈率不合理,都可能会造成股票估值巨大差异,这也是近期A股收购估值处在质疑的风口浪尖的原因之一。
; _0 d4 N, \+ E$ Y* Y+ z2 h* d2 ^
2 p5 }, [ L0 z) p& q$ k) A4 V
1、对于PE、PB估值法
! I4 s! L* W- c+ w
虽然经常被使用,但是不代表是合理的,这类方法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不同公司之间千差万别,并且对于对标公司的PE和PB等
指标
是否合理性考虑不足。例如万达院线收购万达影视时,对于传奇影业的估值,我就觉得挺不严谨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传奇影业未来三年的盈利偏乐观。主要体现在对未来拟拍摄电影的盈利信心偏乐观上(注:对整合后公司管理成本的下降说法比较认可),缺乏足够同类型电影票房趋势、市场特点和消费者行为变化等数据支撑。2)对标公司和传奇影业的对比,不够深刻和到位,仅仅提供了几家公司的市盈率对比,传奇影业的收购市盈率相对比较低就是认为是合理了,量化程度明显不足(为什么低这么多就合理了呢?)。并且报告中对标公司的市盈率是预测市盈率,不是真实的动态市盈率,主观因素太强,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预测值,可不科学,合不合理。
' S( z7 d# Z5 {" a K$ C0 c9 ?
* a q, b% v) S9 _$ p
2、对于PS估值方法
6 A6 j/ U4 m* x! [; x$ j, }8 d
近期对互联网公司估值比较流行的PS方法,更是充满了争议性。这涉及到很多估值的根本问题。对于公司估值来说,最根本的是不是以利润为基础?举个例子,最近有网友认为网宿科技,年收入仅30亿左右,就获得了500多亿的市值;而南方航空此类公司,年收入上千亿,市值才800多亿。但是从利润来看,两者却天差万别,网宿科技30亿营收就有8亿多的利润、南方航空1100多亿营收只有50亿左右的利润。市场上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互联网公司先做营收规模,未来再收割利润,这个观点常见于乐视、京东等类型公司。这种观点很值得深思:
4 F. @# j# \1 H! F* d2 G# M
8 u8 `0 d& s9 k$ q) w- O8 j
1)营收规模起来了,是不是利润就可以收割?什么情况下,未来才可以收割利润呢?我觉得这方面市场的思考明显不够,商业角度来看,营收规模和利润创建并没强依赖关系,并不是营收规模大未来盈利概率就大,须不知有多少公司营收起来了直至破产都还没有获得盈利。在行业一直是饱和竞争时候,利润往往是可遇而不求的事情,近几年互联网发展很少出现垄断,新竞争却层出不穷,对利润的创造可不是什么好环境,不能取得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收割利润有点困难。
# A9 a/ n0 n9 O
5 S4 q+ M8 d1 T
2)营收规模起来,是不是盈利就会容易一些?经常有股民认为,营收这么大,随便降一下成本公司就可以获利,需不知粗放式削成本是对公司运作很危险和不利的,一家公司的成本常一方面取决于经营效率和能力,如果经营效率和能力本身就比较好,未来哪来的降成本空间?这还会陷入一种悖论,是不是这家公司的营收能做到这么大,就是因为牺牲了利润打价格战得到的呢,如果公司要得到利润,提高价格,会不会消费者不认可了(京东有这个征兆,价格不便宜后,消费者的消费动力有所降低),造成营收的崩塌呢?消费者对互联网公司的忠诚度和粘性其实并不高,很多公司都在想各种方面提高用户粘性。
" \( c7 r4 b9 t0 V
# ^1 K$ d+ k O/ G) m2 ^' _ H. Y
3)PS方法需要对营收类型进行分类,再作估值。不是什么的收入都可以用同一个PS去估值,比如乐视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和硬件销售收入,两者明显就不能用同一个PS去估值。
$ O- {# u% X8 c5 \8 A
! }& \! @) u) `0 g$ {' K" f8 {
所以应用PS估值方法时,我们要慎重,要细分场景,要分析公司特点,要预测未来收割利润能力。有这些思考过程,PS估值才会客观合理。我觉得能在未来利收割利润的公司,一般是那些在开拓期能大量积累用户规模,在未来通过用户运营提供生态产品或服务收割利润的公司。PS估值,关键在于公司未来有没有可预见的收割利润模式和场景,关注的点应该是用户规模而不是营收规模,留意的地方应该是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
GMT+8, 2024-12-4 03: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