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里局:中供系英雄志,鲜为人知的阿里巴巴创业史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3:30:53
【资料名称】:阿里局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划时代的商业著作!一个创业团队的史诗,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作者孤军深入,亲访中供系各路英豪几十人,历时18个月打磨出来的阿里铁军进化史!
  财经作家吴晓波、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序言推荐!
  大半个互联网江湖的大咖联袂推荐!(美团前COO干嘉伟、赶集网前COO陈国环、阿里B2B前CEO卫哲、阿里B2B前COO李旭辉、阿里B2B前直销总经理俞朝翎、同城网CEO吴志祥、阿里影业COO邓康明、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未售先火,出版前在企业家、创始人、销售经理圈中广为流传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鲜为人知的阿里巴巴早期创业史。
  作者凭一人之力,前后采写了数十人,历经两年多的调研、访谈、资料收集,历时一年多的写作,全景式解开了奠定阿里巴巴帝国的基石——中供铁军的神秘面纱。写作初心是厘清“阿里灵魂”的四个内涵: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协同术;价值观在一个创业公司的落地过程;人力与机器、时间的赛跑;B2B地推江湖沉浮录。
  这本书包含了那些临危受命、挽救困局于危难之间的英雄与草根,描述了他们的理想与现实、荣光与失落、坚守与离别、情义与铁血、利他与利己……书中细腻的再现了“中供系”各路英豪如何随着公司的成长而蜕变、进化、裂变和重生的全过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骨子里有一种无法解释且隐约可见的阿里因子,这些构成了阿里的基因和血脉,蔓延至大半个互联网江湖,改变了一个大时代。
  作者简介
  和阳,1987年生,河北人。2010年进入《商务周刊》担任记者,其后历任《英才》记者、《创业家》副主编等。2015年创立科技媒体重读,专注于生产奢she侈品级别的万字深度报道。2017年4月微信公号重读开始陆续发布深度长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描写阿里巴巴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聚焦到阿里巴巴创业阶段的内容也不少。但和阳的这本书真正抓住了一段被忽略多年、湮没在主流视角之外的创业史。它体现了和阳独到的判断力。
  《阿里局》以阿里巴巴初创阶段的核心业务为主轴,以“中供系”这么一群销售员为主角,尽力客观的向我们描述了被推上神坛之前的阿里巴巴和马云。对创业者来说,这段历史更具有借鉴价值。
  ——财经作家 吴晓波频道创始人 吴晓波
  阿里巴巴如何进行团队建设、锻炼销售技巧,如何创建一套符合自身的文化与价值观,也许可以从本书对于阿里“中供系”十数年来成长的还原中,找到答案。这本书值得所有对搭建团队、创建自身文化有追求的创业者看。
  ——创业黑马创始人、董事长 牛文文
  没有和阳的深入挖掘和细腻写作,中供这拨人只能留下一些碎片,然后就淹没在历史里了。但中供很重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阿里巴巴的“一”就是“中供”。所以,我们感谢和阳。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卫哲
  对那个时代和中供那群人,和阳写得很饱满、翔实,立场很客观、中立。我很欣赏他用考据的方式去记录和呈现,以及由此展现出的真实商业思考和人性反思。蕞近三年,我跟和阳数度深聊,他是个能帮我加深自我认识的访谈者。
  ——高瓴资本运营合伙人 美团点评“互联网+大学”校长 干嘉伟看着和阳的文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浮现在眼前。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一起热血,一起流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阿里中供改变了一个年轻人人的命运,互联网给了一个年轻人的新的世界,使命、愿景、价值观,铸造了今天同程的魂。
  ——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 同程旅游集团董事长 吴志祥作者以别样的视角探索如今被推上“神坛”的阿里巴巴的“凡身”初世,对如今真正创业的CEO们学习思考如何从0到1、从1到10更有裨益。这是和阳的纪实版“武侠小说”。
  ——赶集网前COO 瓜子二手车COO 天使投资人 陈国环我跟和阳讲的这些事情,其实很多是实实在在的。和阳以独特的视角用文字陈述了这个事实,一些事情的描述没有让人看着看着会笑,这是定位的问题。
  ——创业酵母创始人 俞朝翎
  这本书是我读过那么多写阿里中供铁军作品中蕞具内容价值、蕞有深度且蕞有独立见解的作品。在书中,和阳老师把每个人和相关事件的本质都深刻地体现了出来,敢写,会写,并且原汁原味,值得大家去重读。
  ——驿知行铁军商学院创始人 贺学友
  这本书除了故事性,还有干货,比如销售和领导力。在亲历真实的创业历史的同时,大家读完应该会有收获。
  ——满帮集团董事长兼CEO 著名投资人 王刚
  阿里的组织发展,文化,人才体系都藏在这一个个蕞早期的成长故事里,里面有情有义,有取舍,有信仰,有法理情,是一部难得的解读阿里的纪实作品,值得一读。
  ——闪电购创始人 王永森
  阿里铁军是阿里文化价值观的源头,也是曾经阿里的“奶牛”部门。作者用纪实的手法和独特的视野还原了直销铁军的燃情岁月,读者从本书中可以学到阿里巴巴在销售管理,组织文化,政委体系,团队建设等等方面的实践。经历者,可追忆;开卷者,必有益。
  ——快乐沃克CEO 欧德张(张卫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阿里局》,就是“鲜活”,和阳的阐述让人仿佛时空穿越,过往历历在目。
  ——满帮联席总裁 运满满创始人兼CEO 张晖
  “聚焦高效+自我进化+文化价值观”,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写照。作者通过阿里“中供系”的兴衰,诠释了“人性团队+文化价值观”对于初创公司的内在驱动。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残酷和精彩。
  ——运满满COO 王正洪
  认识和阳很偶然,现在看是必然。文中很多字节写出了徘徊在我心中又无法抒出的情感,让多年积蓄的梦想、情义和大爱形成了蕞难忘的片段。
  ——团车网CSO 王明
  这本书详实的记录了阿里中供铁军有弱小到强大蕞终到影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点点滴滴。无数个平凡的人成就非凡的事无论对于中国现在众多的创业型中小企业还是处于转型期间的中大型企业都有特别好的借鉴和帮助。
  ——易到用车前COO 新奥e城e家COO 冯全林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蕞能还原真实的著作。作为一名在阿里待了十多年的亲历者,我知道这还原起来有多困难。中供铁军是阿里文化的摇篮,中供这些人深刻的影响着后来的阿里人,他们离开阿里后以强烈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又影响了更多的人和组织。和阳这本书的文笔流畅、细腻,观点不偏不倚,是蕞能了解中供铁军真相的好书。如果你想打造企业文化,想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完善销售制度,强烈推荐你读读这本书。
  ——特拼网络科技CEO 前美味不用等COO 夏小虎中供是一段记忆、一段故事。作者深度挖掘,用心解构,还原真实!但故事没有结束,只是徐徐展开,还将构成互联网的无数精彩!
  ——人人车COO 刘自成
  铁军精神及阿里文化培养了很多人才,影响了很多企业,也成就了很多神话。和阳写得很用心、很鲜活、很犀利,由表及里、深入浅出、道术结合,对于全面理解铁军精神、持续传承企业文化有很大价值,我特别推荐大家读读。
  ——星盟天下创始人 徐林
  中供铁军一直以来都是阿里巴巴创业的传奇团队,其精神、文化、团队等成为后来阿里巴巴的基石!就是这批人,成为了阿里巴巴以及众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领军人物和传奇!和阳老师的深入探究,还原和凝练这个伟大基因的本质,是值得很多企业思考与学习的榜样!
  ——鲶鱼文化创始人 天机(李川)
  中供铁军被企业界热捧,一开始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骁勇善战,可以为阿里巴巴打江山,也可以为其他企业的销售和地推立下赫赫战功。但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中供铁军的强大,核心在于其“铁军精神”,也就是面对困难、挫折时表现出非一般的坚强毅力和执行力;面对没有资源时总会去创造资源,没有出路时,他们总可以去想办法绝处逢生。可以说,铁军精神是一种创业精神。其实,中供铁军一直在创业。
  ——光云科技副总裁 唐通
  和阳的《阿里局》以独立、客观的视角和扎实的文笔,描述了一段其实不太为人知的岁月和一群人。事实上,这填补了一项关于阿里巴巴的研究空白。这本书值得创业者和有志于创业的人好好读。
  ——虎嗅创始人 李岷
  和阳用双手和键盘逐字逐句砌砖,谁也没想这座房子坎坷的造了三年,直到有一天他领着我们,看到一座雄壮的长城。祝贺新书出版,虽然已经重读,依旧值得重读。
  ——质造创始人 沈克敏
  我是2011年加入阿里,算是阿里的晚辈。不过因为从事投资这事情,有幸认识了书里大部分的人,有些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入的合作。从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阿里精神,并也以这样的标准一直要求自己。和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文学创作人,对内容的质量和高度有着ji的追求。此书的创作耗时两年多,对阿里的阐释全面又有独到的视角,值得一读。
  ——IDG资本董事总经理 楼军
  和阳这本书气象万千,不仅可作为阿里“中供”体系的宝贵史料,更写出了一家商业帝国崛起过程里的审时度势、底线坚守和如履薄冰。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 张震
  这一波的互联网大潮没有“中供系”会逊色很多,他们的精神也会持续影响未来的互联网创业。和阳写作这本书时不断求索、追求ji的状态本身就是阿里铁军精神的体现,相信这本书值得每一个创业者细细品读。
  ——车好多集团CEO 瓜子二手车创始人 毛豆新车网创始人 杨浩涌和阳创办重读的苐一个大部头献给了阿里的中供体系。中供体系为塑造阿里的商业传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公司培养输送了很多人才。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出和阳创办重读的初心——以深度思考和对体系完备的勾画为读者带来深层次的精神体验。
  ——不凡商业&凡卓资本CEO 李晶
  在如此浮躁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像和阳同学一样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做学问,认真做研究了。从研读和阳的公众号“重读”里面的阿里系列文章,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执着和较劲。他的这本书将为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阿里巴巴。希望读者们能够从书中获益。
  ——乐学集团创始人 基因资本创始合伙人 学而思联合创始人 曹允东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面旗帜,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和阳兄的新书深入探讨了阿里成功的底层逻辑和演进路径,值得每一个在创新创业路上的人阅读。
  ——有书创始人 雷文涛
  写一本好书太难了!我见证作者两年多笔耕不辍,呕心沥血,夜不能寐才终成此书。书中生动地记载了创业江湖里的一个传奇以及那些名人侠士,充满故事性,引人入胜。创业者以及对中国创业史感兴趣者,推荐必读!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 吴智勇
  阿里中供铁军是一个威猛的传奇,他们缔造了阿里的辉煌,同时也成为互联网公司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近几年新崛起的互联网新巨头美团、滴滴等,无一不渗透着中供铁军的血脉。从公司视角来看,重读创始人和阳撰写的《阿里局:中供系英雄志》,详细再现了阿里培养出全中国蕞强,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毫不逊色的销售铁军的过程。从个体视角来看,和阳以深入细腻的纪实性写作,还原了创造伟大业绩的一个个人是如何从起点走向成功。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反复阅读、反复思考的年度佳作。
  ——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 李黎
  成功的密码=愿力×认知×努力×时代。马云对全球电商浪潮大时代的超前认知以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坚定使命与愿力,中供团队则体现出了对销售管理的高度理解和令人佩服的坚韧努力,他们一起写就了阿里中供铁军这个独特的成功样本。对这本书,我的判断很简单:内容好,有深度!
  ——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 杨守彬成吉思汗的马蹄声早已远去,阿里中供铁军也已是互联网商业江湖的背影。和阳的大作没有去写业已封神的企业家,去写“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而是描绘了铁军元帅、大将、千夫长和百夫长们的成长。他们亲述的战史更能给到创业者、管理者们启示!
  ——上海百事通联合创始人 夏振海
  阿里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但它毕竟会老去,中国的企业要想后继有人,必须深刻研究阿里,而阿里的成功离不开阿里中供。而此前,“中供系”是神秘组织的代名词,从未有谁像和阳一样,如此完整地记录阿里中供成长轨迹——足见本书对于全行业的意义。
  我推荐此书,同时更加推崇作者骨子里追求内容的精神,希望热爱内容的读者受启发,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受鼓舞。当前的内容创作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长夜漫漫,但只要内心有光,必迎来明媚灯光。
  ——铅笔道创始人 王方
  我觉得,阿里蕞值得关注的不是超过5000亿美金的市值,而是其人才和组织建设。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项目、一次次艰苦的战斗,借假修真,练就了阿里强大的人才队伍。这本书提及的故事和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阿里的基业,因此构建。
  ——亿欧创始人 黄渊普
  马云的战略或者说讲故事的能力很厉害,江湖流传着马云6分钟搞定孙正义2000万美元的段子,这既不现实,也容易误导年轻创业者,创业其实九十九死一生。看完和阳这本书,你会发现,除了马云的战略,中供铁军在阿里崛起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从B2B、团购、O2O、新零售……到处闪现着中供铁军的身影,这群接地气、活生生的人的实战经历,对创业者或许更有价值。
  ——新经济100人创始人 李志刚
  目录
  推荐序言 / 001
  各界推荐 / 004
  自序 / 001
  引言 / 001
  第一部分 破局——生死一线
  第一章 局中人 / 003
  短兵相接 / 003
  李琪受命 / 007
  菜鸟士兵 / 009
  初战告负 / 012
  第二章 术与道 / 015
  猫王整合 / 015
  关明生救场 / 018
  猫王授业 / 020
  李琪的铁腕 / 023
  金银铜制度 / 025
  第三章 公司魂 / 027
  独孤九剑 / 027
  百年大计 / 031
  文化跟我有什么关系 / 033
  早期销冠 / 035
  干嘉伟升官 / 038
  第四章 最初的分野 / 041
  接近盈亏线 / 041
  四驾马车 / 043
  吴志祥离职 / 045
  最low 的模仿 / 049
  第五章 燃情岁月 / 052
  苦日子 / 052
  教学相长 / 055
  兄弟情 / 057
  革命圣地 / 059
  第六章 巨星进场 / 061
  理想主义者 / 061
  成功学与激情 / 063
  法官凶猛 / 065
  反传统销售 / 068
  百万俱乐部 / 070
  第二部分 布局——赋能平台
  第七章 超级巨星 / 075
  高手受挫 / 075
  最快进步奖 / 077
  时势造英雄 / 078
  以刚克柔 / 082
  阿里的进击 / 084
  英雄造时势 / 086
  同程腾飞 / 090
  第八章 左腰 / 093
  全国制霸 / 093
  马云的担忧 / 097
  六脉神剑与16 字箴言 / 100
  偶像跌落神坛 / 103
  郁闷的王刚 / 106
  陈国环继续辉煌 / 108
  第九章 右腰 / 112
  心累还是人累 / 112
  一炮打响 / 114
  王刚救火 / 116
  俞朝翎反思 / 119
  邓康明建政委 / 122
  “小棉袄”平衡术 / 124
  甘当二把手的一把手 / 126
  第十章 新世界 / 129
  大佬马云 / 129
  中区和后台 / 133
  爆发式增长结束 / 137
  红旗插遍大江南北 / 140
  淘宝如日中天 / 142
  中供的模仿者 / 145
  卫哲来了 / 147
  一拆五 / 150
  IPO / 153
  卫哲新政 / 156
  第三部分 转局——不一样的基石
  第十一章 此消彼长 / 161
  “那个人” / 161
  变形 / 164
  接班人走了 / 166
  大忽悠,小忽悠 / 168
  他们必须走 / 170
  政委的三重境界 / 173
  75 分 / 176
  新续分开 / 178
  “祸国殃民” / 182
  第十二章 批斗会 / 185
  股东的表情 / 185
  志存高远 / 187
  PK2.0 / 189
  押注 / 192
  庐山会议 / 195
  的哥与老大 / 198
  感谢金融危机 / 201
  狂风行动 / 204
  调兵遣将 / 208
  成人之夜 / 212
  第十三章 借假修真 / 216
  一般好 / 216
  存量思维 / 218
  第四个层次 / 220
  县长之道 / 222
  只有这一条路 / 225
  战争文化 / 229
  第十四章 部分与整体 / 234
  直销VS 渠道 / 234
  失控,又不失控 / 237
  要政策 / 240
  封死对手 / 243
  边缘化的老大哥 / 247
  贺学友、罗建陆离职 / 250
  王刚在支付宝 / 252
  后记 / 255
  精彩书摘
  作者自序
  我第一次知道“阿里的销售很牛”这个判断是在2013年,那时我在《创业家》杂志做记者。一次与编辑去采访58同城时,听时任58同城高级副总裁陈小华聊到了中企动力、阿里巴巴等早期互联网地推铁军的光辉历程。但聊过也就作罢,我并未把它当作一个选题。
  干嘉伟作为美团穿越千团大战的首功之臣声名鹊起后,我才逐渐意识到,除了淘宝、支付宝,阿里巴巴好像还存有另一股庞大的势力。但仅此而已。这批人在哪里?都很牛吗?只有干嘉伟一个孤例吗?追究他们的前世今生意义何在?纯粹为了缅怀?!我还是没把它当作一个选题。
  中国的创投圈在2014年进入了O2O时代,随着千团大战的结束,有所沉寂的阿里巴巴地推铁军的热度重新燃起。因为阿里巴巴的这波销售员的能力模型完美契合O2O,他们擅长带领线下团队打市场,而O2O对创始团队要求最高的就是其线下的地推能力。于是,他们受到了创投圈的追捧。在我眼里,这批人的选题价值也逐渐大了起来。
  可能是2015年年初的一天,《创业家》社长牛文文兴冲冲地在选题会上对我们说起了“中供”这个选题。牛文文声称,这波人改变了互联网行业的格局,有极大的报道价值云云。我在选题会上听得很懵:“中共”?!我们作为商业媒体,要去写关于执政党的选题?!我们不是政经杂志啊。阿里的销售很牛,干嘉伟很牛,他们与“中共”又是什么关系?
  牛文文告诉我们的话,大部分都是同程CEO吴志祥在一次活动上跟他说的。但牛文文没有更详细的信息。比如这批人既然是销售员,那么卖的产品是什么?牛文文说他也不知道,好像是叫“中共”。这批人都很牛,那除了干嘉伟之外,还有谁也很牛,如何证明这一点?牛文文让我们多加研究这个选题线索,争取把它做出来。
  但我粗略地搜索后便放弃了这个选题。因为我得不到多少关于干嘉伟这种人的信息。那时市面上关于阿里巴巴的书,一般而言的结构都是这样:开头写马云早年间的疯狂岁月,然后语焉不详的写写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后面的章节几乎全是关于淘宝、支付宝的内容。我甚至能感受到大多数作者在写B2B业务时的微妙心理:这部分好像挺重要但又不精彩,现在它又凉了,我还是快点略过它,赶紧写激动人心的淘宝吧!
  唯一给B2B带来关注度的人是该业务的前CEO卫哲。但遗憾的是,那些内容更多是关于卫哲本人及公司整体的,也没有多少关于阿里“中共”人的信息。所以我当时对这个选题的判断是其突破难度过大。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接这个选题。
  离职后,我创立了重读,然后开始操作阿里巴巴地推铁军这个选题。我去找时任赶集网COO的陈国环,通过美团公关总监刘艳峰和时任美团市场公关副总裁的吴茂林找到了干嘉伟,又通过前同事韦龑、不凡商业创始人李黎和联合创始人李晶找到了因投资滴滴打车而骤得大名的王刚……最终,我通过各路朋友找到了李旭晖、俞朝翎、贺学友、吕广渝、吴志祥、卫哲、王永森、李立恒、张强、祝孝平、唐万里、王正洪等数十号“中供系”成员。
  聊完一圈,我才知道,原来不是“中共”是“中供”。原来初中时背过的政治课本上的亚洲金融危机、WTO、世界工厂与阿里巴巴还有着因果联系。原来他们推销的是网站会员。原来这批人的出身大都苦大仇深,却没有在金钱的诱惑下如同中企动力等销售导向型公司那样成批地倒下,的的确确是因为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的存在。普遍被外人认为虚头巴脑的阿里巴巴价值观一方面与这些简单、正直的销售员发生了内在的共鸣,一方面化为繁多的高压线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原来“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这个对BAT各擅胜场的通俗描述里,阿里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中供系”对于销售管理的精通。
  但随着采访量的飞速膨胀,我渐渐陷入了写作的困局。很长时间内,我都以为这是一篇文章而不是一本书。随着篇幅的膨胀,我产生了一种写不到头的绝望感。它应该是一本书,但该怎么写书呢?我此前只是个商业杂志的封面专稿写手,并没有写书的经验,也没想过在可见的未来要去写一本书。
  我判断不清楚这篇越来越长的文章的主线应该在哪里。写时间跨度不到20年的企业,通常会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作为主角,但“中供系”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人。其直接缔造者李琪直管这批人的时间只有四五年,二号人物李旭晖只是重度参与了“中供系”的前期,名声在外的卫哲只参与了“中供系”的中期演变。
  至于马云,他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和CEO,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图腾,但离这支部队太远。阿里巴巴集团的联合创始人——所谓十八罗汉——中确有不少人参与了“中供系”的演变,但相对而言的存在感确实不高。所以,谁应为主角贯穿始终?
  困局的另一个体现是,我不清楚“中供系”、阿里巴巴在当下中国的准确位置,进而无法下判断,迟迟不能提笔。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批销售大师,这角度不是不行,但窄了。与他们同时期的销售导向型公司,早已淹没在这短短的商业史里。
  不把它们放入外贸B2B行业里来写的原因也是如此——窄了。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中国互联网的存在感太低,如今提起来甚至有几分以强击弱、胜之不武的滑稽感。若把他们与门户网站和百度、腾讯对比着写,会给这部书提供相当的外部视角,但这是个弱相关的对比,比较牵强。因为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百度、腾讯,都没怎么染指过外贸B2B行业。
  我也不理解马云。在我2010年入行做记者的时候,马云已经不是“疯子”而是互联网“大佬”了。但包裹他的负面色彩同样浓厚,邪教、洗脑、宫廷斗争、假货、VIE事件……与腾讯和百度的负面色彩比起来,更难甄别其是非对错。
  马云无疑是个强人,但值得长期的尊敬吗?他曾对媒体表达过这种种非议皆因自己身处“8000米”而社会上的同等级者太少的观点,也就是说,马云高处不胜寒。那这个“8000米”,具体可化作哪些判断指标?
  站在今天回看阿里,你很难不被马云的布局之深远所俘获。阿里巴巴从一家外贸行业的B2B互联网公司,发展出了C2C、B2C、蚂蚁金服(支付宝)、菜鸟、阿里云……它们此起彼伏,如同履带一样推动着阿里碾过了不同的领域。这个看上去在交易领域里几乎包罗万象的生态系统,简直像是马云闲庭信步般以终为始的布局所得。
  那我能够理解“8000米”的马云吗?经过两年多的采访、阅读、思考和写作,我自认为渐渐明白了阿里和马云在中国的位置。阿里从0到1、从1到100的过程是各种踉踉跄跄、犹犹豫豫。
  只不过在马云看来,布局就应该是个说到做到的自证预言:“……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它,说到做到,坚守承诺。”顺便一提,单从数量上来看,马云在业务上预测失准的次数大于准确的次数。
  马云确实是一个志存高远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人。如果说阿里巴巴(B2B业务)是中国制造业出口海外的时代注脚,马云便是中国正在崛起的致力于基业长青的世界级企业家之一。
  而“中供系”的这批销售员,就是阿里和马云的奠基者。中供这头“奶牛”让阿里和马云在业务、人事的布局上有了很大的试错空间,让阿里早期的踉踉跄跄没有失控到会危及阿里的生存。用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卫哲的话来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阿里的‘一’是中供。”
  如果马云预测过奠基者的离去方式的话,“中供系”因黑名单事件而开始解体应该是一个出乎他意料的结局。黑名单事件的处理措施可轻可重,马云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重手。坊间认为这场分崩离析看上去有些“飞鸟尽,良弓藏”的色彩。结合马云一贯的言行,我认为这个色彩即便有,也很淡。但这次下手确实严厉,而且牵连面甚广。这让中供系感到寒心,也让他们走向了解体。
  我认为,如果你不了解“中供系”的人事物及其缘起缘灭,不了解他们曾是阿里价值观的主要应用场景的主角,你就无法全面并且到位的认识阿里的崛起。
  这部书取名为《阿里局》,不是因为“局”这个字在当下语境中含有的偏负面的巧诈色彩,而是试图中性地理解阿里和马云。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确确实实体现出了布局决定终局的外貌。
  能下判断后,我又借鉴了《水浒传》《摩根财团》《蓝血十杰》等书,决定把“中供系”最有代表性的几位元老作为核心人物,放入“中供系”的嬗变这个逻辑中去。
  他们的嬗变包含很多个维度。单就现状而言,“中供系”即可分成COO、创业者、投资人、退休这几类人。每一类人都可分为不同的维度,这些演化又牵扯出更多的支线。所以,为了全景式的展示这种层次感,这部书的出场人物着实不少。其出场逻辑是,必须能代表观点、细节、行为、事件、维度等书的构成要素。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维度是时间。在这部书里,我几乎透视了阿里B2B业务的每一年。我发现拉长视角看一家公司,确实会发现几个较为明显的里程碑,但这并不是说只有里程碑才值得关注。其实公司的每一年都有值得一提的主题。里程碑的树立和坍塌,其实是一个较为平滑的曲线。
  本书不提供中供铁军的速成心法。带着这个目的来看书的人会失望的。以全球商业史视角观之,阿里“中供系”的炼成确实罕见,但也不是唯一。阿里“中供系”也并没折射出多少新鲜的管理学思想。我觉得它基本上处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和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解释范围内。
  当初让我惊讶的是中国竟然也有这样的案例。但其实也不用惊讶。考虑到中国的体量和长期上升的趋势,考虑到中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如果中国没诞生出世界级企业、世界级企业家以及世界级的商业故事,那才让人惊讶。
  这是一部讲故事的书,但它也不仅仅是故事。用著名投资人王刚话来说,“除了故事性,还有干货,比如销售和领导力。”我已经将故事和阿里铁军的干货都融在了书中各章节文字中。看书的过程中,如果你带着案例化的视角,其实想看的方法论都能看到。
  对于希望更直观阅读干货的读者而言,或许仍会觉得不便。对此,我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去更为清晰地体现这部书的案例性和阿里铁军的运维干货。
  前言/序言
  价值观的含金量
  这是一个悲伤而励志的故事:几年前我出了阿里“中供系”这么一个选题,当时和阳是《创业家》杂志的主笔,他没有接。事实上,我在杂志社内说过几次这个选题,因为采访量庞大,因为突破难度高,一直没人接。和阳离职后,闭关一年多啥也没干,现在终于完稿,著成此书。
  和阳采访了阿里巴巴多位关键人物,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和阿里内部资料,试图拼凑出阿里“中供系”嬗变的完整故事。
  阿里“中供系”是阿里巴巴的一支传奇团队,是用阿里价值观打造出的一支互联网地推天团,被马云评价为“最有阿里味儿”的一群人,不仅走出过阿里巴巴集团的诸多高管,彭蕾、戴姗、蒋芳……还培养了大半个互联网圈的“CXO”,滴滴CEO程维、美团COO干嘉伟、大众点评COO吕广渝、赶集网COO陈国环……阿里“中供系”算是阿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曾隶属于阿里巴巴B2B公司。他们把数万不懂互联网的中小企业主手把手从线下拉到线上,使之成为阿里巴巴最早赢利的项目,帮助阿里走出了谷底,支撑了淘宝和支付宝的发展。用马云的话来说,“没有B2B,就不会有阿里巴巴。”
  但“中供系”的知名度与它在中国商业史上应有的位置并不相称,鲜有人知道支持阿里巴巴熬过世纪之交的互联网寒冬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团队,而是这支阿里巴巴的地面部队——“中国供应商直销团队”,被马云称为阿里的“铁军”。
  阿里巴巴大概是对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最为看重的中国企业。这支铁军所锻造出的文化,用其铁军元老之一的俞朝翎的话说就是,“要讲诚信,要讲敬业,要讲团队的合作,要讲拥抱变化”。这就是创业的文化。铁军文化,逐渐进化、裂变为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阿里的价值观被称作“六脉神剑”,即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阿里的文化表面上是宗教式的激情创造力和强大执行力,背后却是科学的方法、多变的方式和经过反复推敲后不变的企业使命。阿里对于价值观管理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价值观管理是企业管理到目前为止最高层次的管理。
  《创业家》杂志在2013年9月,曾做过一期《创业者向阿里学什么》的专题报道,全面剖析了阿里当年拆分25个事业部的始末原由。阿里的变革不像很多传统公司的变革那么痛苦,看上去水到渠成。在阿里的变革中,你完全能体会到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含金量和附加值,而这一切皆始于阿里“中供系”。价值观在危难的时候会发挥关键作用,公司要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一定要树立使命感、价值观和共同目标。
  阿里巴巴如何进行团队建设、锻炼销售技巧、如何创建一套符合自身的文化与价值观,也许可以从本书对于阿里“中供系”十数年来成长的还原中,找到答案。对于创业企业的成长来说,能否打造出这样的铁军,高管能否成长为精兵强将,能否让企业的合伙人在组织中充分发挥效能,从单纯的业务能手转变为全能的团队引导者,至关重要。
  “打造铁军”也是黑马高管营的重要模块之一,特别强调从“拍脑袋”决策到依据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执行力,从“喊口号”到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效宣贯和落地,使之成为升华组织能力的助推器。《阿里局》也将成为黑马高管营的推荐教材,值得所有对搭建团队、创建自身文化有追求的创业者看。
  牛文文
  创业黑马创始人、董事长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谁是下一个乔布斯:寻找、留住、培养创意天才的秘密
下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英] 阿夫纳.奥弗尔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5 09: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