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规则 The New Rules [美] 约翰·P.科特(John P.Kotter)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3:08:46
【资料名称】:新规则    
【资料描述】:

  内容简介
  如何应对大型企业的“大公司病”,以重新审视商业的本质?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让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分配?
  如何形成互补共赢的全球化共同体,而不是国家与资本的盘剥与霸凌?
  如何在下一轮技术革命到来前,学会与人工智能共生?
  当市场环境发生了激烈变化,当外部竞争者带来了巨大冲击,当陈腐僵化的组织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节奏,也无法为领导者和个人成长提供支持的时候,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应该迅速反应,寻找新的或合适的商业思维来应对变革。
  被称为“领导变革之父”的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约翰·P.科特,在近20年的时间里,观察了115名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生的商业发展路径,并从他们的个人经验中,总结出在全球化竞争市场中应对复杂商业环境的核心变量及规律,包括:非传统的职业路径、创业者的机会、与合作方协同、领导力优于管理、达成交易、跨界学习等。这是商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个人如何在时代洪流中逆势转型、做出正确选择的不二法门。
  作者简介
  约翰·P.科特(John P.Kotter)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领导变革之父”、哈佛商学院松下幸之助教席组织行为学教授、演讲家、多部畅销书作家。与“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颠覆式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等管理大师并驾齐驱的知名管理专家。经常为花旗集团、百事可乐、通用电气等公司提供演讲和咨询服务。2008年,被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评为“对中国当代商业思想和实践有着广泛影响的六位哈佛思想领袖之一”。2001年,被《商业周刊》评为“领导大师”(Number 1 Leadership Guru)。其作品已被翻译成120多种语言出版,总销量超过200万册。代表作有《领导变革》《变革之心》《冰山在融化》《紧迫感》《总经理》等。
  中信出版“领导变革之父”约翰·P.科特系列珍藏版《新规则》
  《公司企业与绩效》
  《变革的力量》
  《领导力要素》
  精彩书评
  时代精神与自我驱动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院长科特是一位重要的管理思想家,他区分了领导和管理的概念,强调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倡导改革之风。他也研究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揭示出灵活适应性的企业文化能显著促进长期经营业绩。他更是持续关注领导力的发展,不仅仅明确提供了新商业环境下领导力要素的内涵,更是基于变化的视角,探讨领导者变革的力量来源及行动指导。在今天来看,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这套丛书会从不同的视角给读者带来收获。我重新阅读这4 本书的时候,较之早期阅读又有了全新的收获:
  一、领导者需要洞察时代特点
  科特展开这些研究的阶段,全球化正处于萌芽发展之中。科特敏锐地察觉到全球化给商业模式带来的巨大变革,分析了MBA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要素。科特提出,方兴未艾的全球化使得充满活力和适应性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远远抛下了传统大型企业,影响了富有进取心的管理者们的职业发展。
  以《新规则》书中列出的研究数据为例。1974 年,这一届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中的36% 去了大型或超大型组织就职。到1983 年,还留在大型或超大型组织的人占31%。到1991 年,只剩下23%。另一方面,同一个时期,在小型或超小型企业的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从28% 上升到43%,zui后达到62%,其中很多是创业型企业。
  科特认为,全球化既提供了的大量的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这个时代,要成为一个职业上的成功者,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不要依靠惯性, 因为旧的模式、道路和经验在新的环境下是无效的。
  当下,21 世纪也已过去将近20 年了,时代特征又迎来了巨变。曾经所向披靡的全球化,正在引起全球性的反思,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化的应激反应。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让资源在全球范围共享和分配?怎样才能形成一个互补共赢的全球化共同体,而不是国家与资本的盘剥与霸凌?这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中的休整吗?商业模式会有怎样的相应调整?中国商业的未来会怎样?这是留待我们去观察和领悟的课题。
  二、变革是大型企业的必选之路
  科特对大企业和官僚主义素无好感,而他的研究中的MBA学生们用他们的职业生涯支持了科特的观点。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大西洋里奇菲尔德公司(ARCO)、康尼格拉公司(ConAgra)、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肯德基公司(Kentucky Fried Chicken)、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玫琳凯化妆品公司(Mary Kay Cosmetics)、NCR 公司、百事可乐公司(Pepsi-Cola)、宝洁公司(Proctor & Gamble)、赛仕软件公司(SAS)等大量公司的案例也支持了科特的观点。
  科特认为,在变化的时代里,中小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地做出反应并逐步取得更大的成功。速度和灵活性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界中将会获胜。因此,他奉劝职场人士要摆脱官僚化的大企业,走向小企业。大企业在应对变化迅速的市场容易陷入官僚化,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员工往往会得到更高的满意度和收入。当然,如果我们的商业氛围和舆论能够转变传统的对宏大和稳定的崇拜,更加关注和欣赏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人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和适应时代的变化。
  那么,对于大型企业,变革的方向和目标在哪里?毫无疑问,大型企业必须设法转变为一个灵活与具有适应性的组织,既有小企业快捷的运营效率,又保留大企业的资源优势。方向就是减少管理层级、官僚主义、内向关注和办公室政治,路径就是企业改组、削减成本、流程再造,当然,zui根本的也是zui难的是企业文化的改变。
  三、领导者需要保持自我驱动力
  科特从研究中得到的启示是,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强烈的竞争驱动力和领导力,他们独立、勤奋、自主、冒险、喜欢控制感,他们更向往权力、被认可、威信和成长,并且更少向往安逸。那些害怕竞争的人,想要安全感的人,渴望稳定的人,zui终往往像岩石在水里一样,不断下沉。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高标准和对成功的渴望都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是用于应对复杂性的,因为现代管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20世纪大型组织的发展,领导力则是相对于变革而言的。当今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使变革日益成为维系企业生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有更多的变革,就会要求更强有力的领导,这也意味着领导者必须保有自我驱动的力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四、管理研究总是伴随着鲜活的管理实践
  科特的研究总是从真实的管理实践和商业环境出发,去寻找其中的核心变量及规律性,从而得出能够再回归到管理现实的答案。就如他在《新规则》一书所做的那样,他花了20 年的时间跟踪研究115 名1974 届的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的工作情况,zui后写作了这本书。这种依赖于真实的观察所呈现出的研究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力要素》一书中的领导力观点和支撑数据源自科特于20 世纪70 年代所完成的大量实地调研,以及为撰写本书而专门开展的4 个研究项目。《变革的力量》是一项管理行为研究的成果,该研究始于科特的一篇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大都市市长的管理方式的,这项研究始于1986 年8 月,到1989 年年底结束。《企业文化与绩效》这本书以生动的案例令人信服地证实了企业文化的存在及其力量,以实证的方法证实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并详细阐述了3 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充分说明了进行企业文化改革的必要性,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该书堪称一部深刻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经典教科书。 在我zui初决定展开组织与文化研究时,约翰? 科特的《企业文化与绩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借用科特的企业文化力量指数对广东省多个高新技术企业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让我有机会更有效地去理解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效。也因此,科特的其他著作就列入了我的必读书,这也是我很愿意推荐这套丛书的原因。
  面对变革时代,如何才能获得成功?
  郑毓煌 清华大学博导,营创学院院长
  春节之前,收到中信出版集团的邮件邀请我为领导变革之父、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约翰? 科特(John P.Kotter)的《新规则》《领导力要素》《变革的力量》《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系列丛书写序,我欣然答应了,原因只有一个:我希望这套优秀作品能够惠泽更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和职场人士。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对商业知识和智慧的需求正在急剧扩大,迫切需要我们在浩瀚书海之中甄别真正优秀的商业著作,以汲取营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真正优秀的商业著作太少了,市面上充斥的畅销著作大都是“鸡血”或“鸡汤”,缺乏严谨的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支持。
  与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畅销著作不同,这套作品均出自科特教授严谨的实证研究,这也再一次印证了哈佛商学院的地位。哈佛商学院无疑是全球著名的商学院,而它百年来的极高知名度正是源于学院中的优秀的商业思想领袖,包括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颠覆式创新之父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领导变革之父科特等。
  那么,科特教授的这一系列丛书到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新规则》这本书里,科特教授在近20 年的时间里观察了115 名哈佛商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路径,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竞争市场中拥抱变化并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新规则。他的研究有很多反常规的发现。例如“小公司,大机会”:在同一届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中,那些选择小创业公司的毕业生,其收入往往高于那些选择大公司的毕业生。
  在今天的中国,科特教授的这些发现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很多年轻人往往面临体制内工作(政府、国企、事业单位等)和体制外工作(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的两难选择。又如,即使都是体制外的工作,年轻人也往往面临去大公司还是去中小企业的两难选择。家长们往往都反对他们选择非传统的职业路径。然而,科特教授的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传统的职业路径或许并非优秀选择。面对今天的变革时代,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更加勇敢地去拥抱非传统的职业路径。很多年轻人往往抱怨自己出生的年代太晚以至于错过很多机会,却不知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大量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勇敢地做出选择。
  在《领导力要素》这本著作中,科特教授详细论述了由于商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领导力在今天的变革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重要性显著提升。领导力不再是首席执行官(CEO)或极少数高层管理者的绝对领域,而拓展为几乎所有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变革的力量》一书中,科特教授进一步阐释了领导与管理的不同,并提出领导和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那种认为领导“好”而管理“坏”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以及企业家们应该如何打造自己在“领导”和“管理”两个维度上的能力的问题。zui后,在《企业文化与绩效》一书中,科特教授以实证的方法证实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并详细阐述了不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打造企业文化。可以说,这3本书是企业家和创业者们打造领导力和企业文化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很多中国企业家在阅读国外商学院教授的著作时,难免有这样的疑虑:这些结论在中国也适用吗?事实上,思想无国界,管理和人性往往都是相通的。作为清华大学博导、清华大学营创学院院长,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接触了大量的中国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我发现,他们的成功有其共同的规律。那么,成功的共同规律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在营创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开学典礼上曾经分享的6 个要点:
  首先,是眼界和视野。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眼界和视野特别重要,而且很多事情不是从书本上能学到的。2019 年1月,我邀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席娜? 艾扬格(SheenaLyengar)为营创EMBA 授课。在企业家学员们见到她的时候就被震撼了, 因为没有人想到,她居然是一位盲人。然而,虽然她眼睛看不见,但她不仅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而且还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评为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 波特等齐名的全球50 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很多企业家听完在这次课程之后都说:“艾扬格教授眼睛看不见都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就,我现在面临的一点儿困难又算什么?”是的,多接触伟大的人,你才能激励自己去变得更伟大。
  第二,胆识和勇气。光有眼界和视野还不够,还要有胆量。王健林来清华大学演讲时说过:“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2017 年11 月,我在清华主持了清华学生创业协会20 周年的纪念活动。参会的十余位校友的公司市值合起来超过3 000 亿元,包括美团、中文在线、百合网、清科集团等。以美团为例,大家看到了王兴的成功,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王兴是在美国读博士时辍学回国创业的。而百合网的联合创始人慕岩也是在美国读博士时辍学回国创业的。所以要成功,一定要有胆识和勇气。
  第三,能力和智慧。有了眼界和视野,也有了胆识和勇气,成功还需要能力和智慧。没有人生下来或大学毕业之后就知道怎么进行企业管理的,所以企业家和创业者都需要终身学习,以习得能力和智慧。学习包括读书、面对面学习等多种形式,其中读书更多是用以开拓思维和学习知识,而要提高能力则更需要面对面地学习,甚至要有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实战演练。只学不练的话,很难真正提高能力。
  第四,连接和资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其实,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脉和圈子都非常重要。不论是哈佛商学院还是清华大学,吸引人的除了优秀的教授,还有校友之间的连接和资源。在今天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线下连接更加显得珍贵和不可替代。在学校里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zui自然、zui真诚的关系,企业家们要多投入时间进行线下连接。真正的友谊和合作从来不是线上加个微信就能拥有的。
  第五,努力和坚持。努力和坚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创业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如果坚持,就有可能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功;而如果放弃,则只能承认失败。再以清华校友、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成功为例,王兴也是经历了校内网、饭否网等多次创业失败,才有了今天美团的成功。
  第六,理想和使命。努力和坚持很累,很多时候你会坚持不下去。那么,什么才能够支撑企业家和创业者坚持下去?伟大的理想和使命。我从2017 年创办营创学院以来,也面临过很多困难。很多人不相信我可以打造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哈佛商学院”。然而,正是“教育改变命运,我们改变教育”这一理想和“打造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哈佛商学院”这一使命,才让我一直坚持下来。
  今天,营创线下EMBA 已有超过1 500 位企业家学员,并且在北京和深圳都实现了本地开班,真正做到了“用1% 的学费,上线下EMBA 课程”。同时,通过和中信出版集团的合作,我们推出了同等项目并获得了成千上万职场人士的欢迎。此外,由营创读书会和中信出版集团一起推出的“与原创作者一起读书”的公益项目,已有近百位大咖作者分享原创著作的音视频,向全国人民公益开放。
  今天,中信出版集团即将出版的哈佛商学院科特教授《新规则》《领导力要素》《变革的力量》《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这一系列丛书无疑是商业知识和智慧中的明珠。这4 本书在哈佛商学院MBA 学生中都备受欢迎。我相信,这一系列丛书会带给成千上万读者优秀的商业知识和智慧,更会进一步将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优秀商学院教育带给成千上万的读者。而这,也正是中信出版集团、营创学院和我本人一直共同努力的目标。
  目录
  第一部分 新现状
  推荐序 面对变革时代,如何才能获得成功?
  译者序 今日职场新规则
  前言 经济转型期的方向——基于对115 名哈佛毕业生近20 年的研究 / I第1 章 时势维艰:美国梦消亡了吗? / 001
  从1947 年到1973 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1973 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更激烈,变化更快,更不稳定,也远比之前艰难。但在这样一个充满限制的年代,对一些人来说,关于事业和家庭的梦想仍然在继续。
  第2 章 新规则1:非传统的职业路径/ 019
  机会所在的领域正在发生转变。今天职业上的成功所需要的策略和职业路径与20 世纪中叶所留下来的传统有极大不同。越来越明显的一条新规则是:当心常规和传统。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非传统的选择通常意味着胜利。
  第3 章 新规则2: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 039
  全球化市场和竞争正在创造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规则是:想要成功,你必须从变化得更快、竞争更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找到变现的方法,同时还要避免这样的商业环境中固有的种种风险。人来说,正是如此。
  第二部分 新回应
  第4 章 新规则3:创业者的机会/ 067
  越来越多地,成功将属于那些小型的、创业式的组织,而非大型的、官僚性质的机构。新规则是:那些创立和发展小型组织的人,相比起在大型传统企业中的人,通常都获得了更高的职业满足感、更多的收入。
  第5 章 新规则4:与合作方协同/ 091
  巨大而内向化的层级在快速变化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表现得非常糟糕。因此,所有地方的大组织都被迫精简,减少官僚主义,以及更贴近顾客和供应商。这个趋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给小型经销商、供应商的机会,尤其是对商业顾问更是如此。
  第6 章 新规则5:领导力优于管理/ 113
  管理职务中的成功越来越强调领导力,而不仅仅是好的管理能力。即便是在企业的较低层级中,缺乏领导力也会损害企业表现以及个人的职业路径。扼杀员工领导力的组织已经无法继续在竞争中取胜了。
  第7 章 新规则6:达成交易 / 135
  今天的全球市场环境为金融导向的交易撮合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这里的新规则是:只要你能达成交易,就放手去做,但是千万要小心。有些机会除了对交易撮合者本人以外,不是对任何人都是最有利的。因为有些人会从社会价值存疑的可能性上获利,公众舆论目前对金融交易员们整体(以及不那么强烈地,对所有商业人士)持怀疑和不满的态度。
  第三部分 夯实基础
  第8 章 新规则7:竞争驱动力/ 161
  在持续增长的竞争和高速发展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胜利者斩获颇丰,而那些无法或是不愿意竞争的人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问题。新规则是:你需要做一个有能力的竞争者。有效竞争会有很多要求,尤其是高标准和对胜利的强烈欲望。
  第9 章 新规则8:跨界学习/ 187
  在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正规的K12 到大学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但这还不够。在工作中取得成功,需要在获得最终学位后还能获得巨大的成长,学习更多新的方法、技能、技术等。动荡的经济环境为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并诚实反思自身经历的人们提供了许多成长机会。
  第四部分 启示
  第10 章 职场成功/ 203
  在避免风险的同时利用现有机会获得财富的过程中,我们的115 名MBA 主要仰仗的是他们对自己的高标准、强烈的求胜欲望,以及自我发展和学习新技能的意愿。这还意味着,他们要冒更大的风险和要踏向更不稳定的职业道路。
  第11 章 新教育/ 219
  在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世界里,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恰恰相反,过去的成功往往使未来的成功变得更加困难。而且,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
  致谢/ 235
  注释/ 239
  索引/ 267
  关于作者/ 295
  精彩书摘
  新规则 8:跨界学习
  在当今这个发展日益加快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被淘汰,甚至与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比,也是如此。商业概念、产品设计、竞争对手情报、资本设备和各种知识的可信寿命都变短了。当公司和个人保持不变,并试图生活在过去的时候,他们极少会获得成功。
  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今天的工作中表现得如此出色,人们显然需要了解他们的职业道路(第 2 章)、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第 3 章)、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发现机会的具体方式(第 4 章至第7 章),以及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第 8 章)。但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意愿和能力。1974 届 MBA 的 115 名成员在离开学校时肯定已经是非常能干的了。但是,在过去的 20 年里他们在困难的经济时代实现目标的能力已经增长了许多倍。这种增长与他们的成功密切相关。几十年来,哈佛商学院专攻综合管理,而不是金融、营销或其他一些商业职能。早在 1972 年和 1973 年,学生们就被告知,他们中很少有人会从综合岗位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大多数人会在 20 年内晋升到这类职位上。典型的职业道路是从初级市场营销(或金融)职位开始,经历一系列规模越来越大的市场营销(或金融)项目,然后转向一些越来越重要的综合管理工作。我承认,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历程,少数人在承担综合管理职务之前会任职于职能更为综合的岗位,而另一部分人将永远都扮演专家的角色(在财务、销售等方面)。但这些情况并非常态。
  到目前为止,最大的类别占到了这个群体的一半,但却是我们在当时很少有人谈论的。这类工作意味着一个不那么线性,更为动态的工作组合。它指的是,比如先做两个财务岗位,然后是一个营销岗位,然后又是一个财务岗位,接着是一个综合管理岗位,然后是另一个营销岗位。有时,这些职业道路会在简历中被掩盖起来,要么是因为职位名称并不能传达职位的真实性质,要么是因为简历作者担心简历中的真实情况看起来太过混乱或不正统。但对于 1974 届的毕业生来说,过去被认为是异端邪说的东西现在已经很常见了。
  在第二阶段的经济环境中,大多数人的职业可以被划分到几个简单的类别中,而且性质相当线性。在第三经济阶段中,这种情况越来越不复存在了—不仅仅对哈佛 MBA 来说如此,对所有人皆是。这种转变与动荡的经济环境直接相关。兼并、破产、由海外竞争造成的衰退,以及新技术,比几年前带来更多的动荡。但对于 1974 届 MBA 毕业生来说,这种转变也与他们积极寻找增长机会的尝试有关,这些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在动荡的环境中取得成功。这种模式在全班同学的年度回信中体现得非常清晰:“在巴西的项目一开始很艰难,但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在这里的一年比在美国的前 5 年成长了更多”“刚刚成功地谈妥了我们部门的出售事宜。我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是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学习经历”“得到这份工作很困难,但正因为这份工作,过去 4 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期,我从一个纯财务导向型的交易撮合者,转变为一名管理者/经理/领导者”“从长远来看,我精心准备,最终成功进入金融业的举措,将为我带来巨大回报。我现在真的明白了”。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中,当我们讨论教育的时候,好像在最后一个学位完成之后,学习历程就结束了。但对于 1974 届哈佛商学院 MBA 毕业生来说,这一点远谈不上准确。非线性的职业道路—有时是动荡的时代创造的,有时被明确地视为一种学习的来源,通常是两者的结合—已经转变为重大的成长机会, 使他们变得更强大,更具竞争力。
  对许多人而言,说动荡的环境令人烦恼都算好的了—它经常可以算得上是恐惧的根源。但对于我们的这些 MBA 毕业生来说,这种动荡一直是成长的一份重要资源。
  前言/序言
  经济转型期的方向
  ——基于对115名哈佛毕业生近20年的研究
  事业成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一份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令人满意的工作,又能支撑起健康的自身或家庭生活,同时还能对社会有贡献。这本书就讲述了在过去的20 年中,通往事业成功的路径是如何变迁的,以及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书中的素材大部分基于115 名哈佛商学院1974 届MBA 毕业生的个人经历。过去20 年,我一直跟踪并关注着他们的职业发展,包括他们的选择、行动、成功,以及失败。此外还有我从1975 年到1993年开展的另外6 个项目的成果,可以作为那些个人案例的补充,这部分信息涵盖了另外85 位高管,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曾获得MBA 学位。总体来说,这20 年的历程非常精彩,我们可以通过其不同的侧面得出显著的结论。
  这20 年间浮现出来的故事,与商业世界中一系列重要的变化相关,与一些有时颇具争议的个人有关,也与一些令许多人感到惊讶的职业路径有关,还与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些强大经济力量有关。尽管20 年前没有人曾设想过,但最终影响了哈佛商学院1974届MBA 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实际上是市场和竞争的全球化。这一经济变化,现在正改变着很多事情的本质,包括管理工作、职业路径、组织的架构及运行、薪资水平,以及更多层面的众多事物。在这里,我所要讲述的故事核心就是这115 个人是如何经历这样的变化的,以及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如何从中获利的。
  这项研究的根源要追溯到1968 年。当时我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的研究生。沙因教授当时正在追踪一小组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而在协助他的过程中,我开始领略到跟踪研究的魅力——通过这种研究方式,我们可以长期观察、追踪一群人。我对这种研究方式的兴趣,在我1972 年发现格兰特研究时,变得越发强烈了——格兰特研究是一项跟踪了一组哈佛毕业生的长期研究,在长达几十年的研究期中投入巨大。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选择一组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他们的背景信息,然后观察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会如何演变。当时我就意识到,这样的研究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决定将它控制在一个相对可管理的水平,不必像格兰特研究那样宏大。虽然当时我对可能会有哪些发现大概有一些预估,但至于具体会有哪些结论,我的想法还并不十分清晰。我当时的愿望仅仅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可以在这些人身上,以及他们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上,获得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现在回头看看,这个想法听起来既有些天真,又有些自负。几乎从来没有人愿意资助为期十几年的研究;即便有,他们也不会资助一个籍籍无名的助理教授。当我被赞助者屡屡拒绝的时候,哈佛商学院的拉里·弗雷克(Larry Fouraker)院长提出要为我寻找资金,这项研究才得以继续。“放手干吧!”弗雷克院长说。于是,我就放手干了。
  在115 名1974 届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的帮助下,我从1975 年1 月开始,每年收集一次调查问卷,对部分参与者进行访谈,并收集了半数参与者的大量心理测试数据。在一些基础维度上,如年龄、性别、父母的经济状况,这115 名参与者的背景和这一届的大多数学生相仿,因此我有信心他们并不是偏差样本。在过去这些年间,大多数参与者的响应都十分积极,90% 的人将每一份调查问卷都寄回给了我们。
  结果显示,我所采取的依赖大量调查问卷的策略利弊参半。这个方式让我很难深入了解这115 名参与者,但能让我有效地控制住这个项目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并让我可以追踪超过100 名被访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二十人。
  有时,我也很好奇,这115 名参与者这些年来为什么愿意全程参与这个项目?毫无疑问,他们的部分动力来自希望帮助完成一项或许颇有益处的事业的美好愿望。但我想,其中一部分成员或许也认为,每年找一个时机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自己对生活有何感受,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体验。当然,我也认为有机会观察、聆听我的这群同时代的朋友是十分愉悦的体验。
  思考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让我有机会将自己的人生投射到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这对于我思考自己人生中所面临的选择也有所帮助。在最初的计划中,我应该在该项目开始后10 年左右的节点开始写一本书。但当我在1983 年试图开始就他们的经历写作时,我发现他们的故事还不够完整,也很难被理解。于是,我停止了写作,继续收集信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意识到我正在进行的其他研究也可以为1974 届的这项调查提供一些洞见。最后,在1990 年前后,一切开始变得清晰了。到1992 年,我所收集的这115 位MBA 毕业生的资料足够塞满8 个资料柜的抽屉。我把所有资料从1979 年开始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整理。我最后发表的研究是在1990 年、1991 年和1992 年完成的,而本书的手稿则是在1992 年和1993 年完成的。
  在这个项目中,至少诞生了5 本书。一本是历史传记《1974届》,一本是独立成篇且以分析为主的《新经济环境》,一本是关注心理和个人发展的《成为经理人》,还有一本是更侧重于职业和事业成功的社会评论《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这本手稿是集这5 本书之大成,但它还是更强调最后一本书的议题——职业生涯和成功。
  读者们或许会好奇,一个基于一小群哈佛MBA 个人经历的研究结果对于更广泛群体的意义,应该如何论证。针对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良多。我个人认为,从1974 届哈佛商学院MBA 毕业生身上所总结出来的许多经验教训,对于更大范围的人群来说也有参照性。这些经验教训和我在同时期针对更多样化的人群所进行的另外6 个研究项目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最终,各位读者还是要从自身出发,判断我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这个情况就和看待体育明星差不多。虽然从罕见的天才球星身上所获得的经验通常都很难推广到其他人身上,但观察这些最成功的球员,总能让人学到一些关于篮球或橄榄球的宝贵经验。我认为,对于观察一群在商业领域非常成功的个人而言,这也是适用的。
  接下来,我将为你描述这115 名参与者的经历,以及过去20年我观察他们和其他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中最本质的部分已经被简要地概括在了下文的表格中。表格也展示了后续每一个主题将在哪一部分被讨论。这里,允许我先强调4 个论点:
  1 .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间,商业及管理领域的成功要素在各种重要的方面发生了转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引领成功的职业路径和工作方法,已经不再奏效了。然而,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尝试陈旧的策略,还伴随着从多数主流机构那里频繁受到的鼓励:大型企业、大工会、政府,以及教育。
  2 . 许多因素共同驱动了成功要素的转变,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全球化市场和全球化竞争。全球化使得所有领域的变化都在加速,它在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在制造更大的风险。简明扼要地说,今天获得大量财富的人们正是从这些机遇中找到了变现的方法;而那些失败的人们之所以失败,也正是受制于全球化的那些风险。
  3 . 大多数今天在商业和管理中有不错成就的人,都曾从全球化中受益。相较于20 世纪的惯例而言,他们大多数是选择更具有非线性、变化更大也更不稳定的职业路径而实现的。相较过去,他们和小型商业企业及创业的联系更紧密了,和规模大而官僚化的“企业世界”的联系更弱了。他们更多地是作为顾问或其他服务的提供者从外部协助大型企业运作,更多地通过领导力而非管理实现了目标,也促进了更多金融交易的达成。
  4 . 成功应用这些新规则需要有很高的标准,也需要有竞争的动力;需要我们在竞争环境下的自信感,以及保持成功和学习新东西的意愿。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那些害怕竞争的人,想要获得安全感的人,渴望稳定的人,最终往往像岩石在水里一样,不断下沉。
  这些结论及其他论点,对今天人们该如何规划他们的职业,大大小小的企业应该如何运营,以及各种不同层次的教育如何开展,都有许多启示。最后,我将用新时代的眼光来探讨这些议题,尤其着重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在一个困难的经济环境中,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成功。
  新规则
  新现状
  1 . 不要依赖惯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成功的职业路径,现在通常无法再次引导同等的成就(第2 章)。
  2 . 关注全球化和它的结果:每一件事都在变化,在提供巨大的新机遇的同时,也有等价的风险(第3 章)。
  新回应
  3. 逆势转型:选择小的、创业性质的机遇,而不是大的、官僚体系中的机会;速度和灵活性将会是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的制胜法宝(第4 章)。
  4. 咨询和外包服务的机遇:对大型商业的支持,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现在,对顾问和其他服务提供方而言,存在着巨大的机遇(第5 章)。
  5 . 领导力优于管理:现在你必须通过领导力才能取得胜利(第6 章)。
  6 . 有可能的话,学会讨价还价:对于财务及其他的交易操盘者的职业而言,现在有着巨大的机会(第7 章)。
  夯实基础
  7 . 提升个人竞争力;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高标准和胜负欲都至关重要(第8 章)。
  8 . 永远不要停止成长:终身学习对于成功而言,越来越重要(第9 章)。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 谢晋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一篇: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瓦妮莎·范·爱德华兹 李佳蔚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5 18: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