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 美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2:45:21
【资料名称】: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知名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全新力作,让诺奖得主奈保尔爱不释手,令大提琴家马友友神魂颠倒。● 挑战困扰人类的根本谜题,构建心智演化之路,探索意识起源之谜。
  一场人类意识探索的盛宴,一次刷新阅读体验的脑力挑战!
  国内外众多知名心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联袂跨界推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汪丁丁倾情作序!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傅小兰、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知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联袂推荐!
  达马西奥“情绪与人性”五部曲之二。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继颠覆性巨著《笛卡尔的错误》之后,达马西奥通过对多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总结,向一个困扰人类的根本谜题发起了大胆的冲击。这个谜题就是:意识从哪里来?
  在梳理了大量临床案例和大脑神经解剖结构的线索后,达马西奥解释了在他眼中大脑如何构建心智、心智如何构建意识的原理,并着重强调了自我在构建意识大脑中的重要性。这种基于演化的研究角度,彻底转变了长久以来人们看待和描述有意识心智的方式。
  在《当自我来敲门》中,达马西奥邀请读者和他一起踏上一场意识的冒险之旅,带领读者深入迄今为止无人到达的未知领域,层层揭开自我与意识的秘密。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教授。
  他以情绪为出发点,从演化的角度重新阐释了人类意识产生的路径,其研究成果被各学科研究者广泛引用,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评为“高被引学者”之一。
  他的首部著作《笛卡尔的错误》一经问世便获得热烈反响,自此以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向。
  精彩书评
  达马西奥教授基于丰富的神经疾病临床经验,从演化的角度阐释了人类意识产生的路径,断言意识的根源是情感性的,并强调了自我在构建意识大脑中的重要性。《当自我来敲门》对深入探索自我与意识的奥秘具有重要价值。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从哲学家到科学家再到普通大众,对这个问题都很好奇。达马西奥的尝试掀开了答案的一角。喝杯咖啡,跑跑步,唱首歌曲,聊会儿天,不同经历带来不同的感受,感受的不同即是觉知的差异。千万年的人类活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感受,累积着我们的觉知,塑造了当下的自我。
  ——周仁来
  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
  达马西奥在阐释人类抉择行为及其个体差异的脑机制方面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他创立的理论对于将各种脑功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心智和意识的产生开拓了新的思路。
  ——李武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未来一百年,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突破,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在这个进程中,达马西奥的工作无疑是标志性的。而伴随着人类认识的这种提高,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宁向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我为这本书神魂颠倒。在更广阔的演化生物学和文化发展背景下,达马西奥向我们展示了他在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本书极具开拓性,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让我们对自己、对历史、对文化塑造共同未来的重要作用进行思考。
  ——马友友
  知名大提琴演奏家
  阅读达马西奥的书时,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它使你确信我们能够追踪工作中的大脑,揭示它如何创造一种属于私人的现实,也就是位于极深层的自我。
  ——奈保尔(V. S. Naipaul)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作者这是一部大胆开拓、一往无前、充满智慧的作品。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是意识研究领域的领头人之一……我对本书及其作者充满了钦佩之情。
  ——约翰·塞尔(John Searle)
  美国著名哲学家
  达马西奥让情绪的高级脑观点华丽转身,成为一种深受演化影响的低级脑观点,认为低级脑影响了情绪、感知和内稳态体验。他断言意识的根源是情感性的,且为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达马西奥创造性的远见卓识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将我们导向了对存在本源的理解。
  ——雅克?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
  华盛顿州立大学动物福利科学贝利讲席教授
  这是达马西奥迄今为止*具野心的作品……一本清晰易懂而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连线》杂志网站(Wired.com)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作者言辞恳切、颇费苦心、知识渊博、真诚坦率、富于说服力和想象力……达马西奥发起了一场彻底而全面的探索。
  ——《纽约图书杂志》(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达马西奥接受的欧洲大陆训练令他敏感地发现了还原论的圈套,这是他的众多同行曾经掉落的陷阱。在汗牛充栋的著作中,他是仅有的一位认为有必要提及弗洛伊德对“无意识”这一术语的使用的作家……——《卫报》每周荐书专栏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达马西奥的老读者会再次邂逅神经学家基于实践获得的清晰而丰富的科学理论。
  ——法国《人道报》(L’Humanité)
  科学领域中一些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者曾经大胆地探索过意识这一课题。在他们之中,安东尼奥·达马西奥作为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具有双重知识,从而拥有了巨大的优势。在本书中,他在大脑与外部世界的分界面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这扇窗户就扎根在我们的身体之中。
  ——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
  阅读本书是一大乐事。你会开启一段充满智慧的旅程,一切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威尔逊季刊》(The Wilson Quarterly)目录
  赞誉
  推荐序 从理性和感性走向演化理性/汪丁丁
  Part1 起源
  无论是不是科学家,当我们对意识进行思考时,都会感到困惑不已。如果说意识是心智的产物,心智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如果说心智存在于大脑内,大脑又是如何产生心智的呢?有意识心智是神秘莫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解开这个谜团。
  第1章 提出问题
  第2章 生物价值的演化
  Part2 心智
  表象是对客体的物理性质、时空关系及动作的表征,其中一些与大脑外部的真实活动相对应,而另一些则由记忆通过回忆过程重建。真实表象与回忆表象组合在一起,不易觉察地流动着,二者的占比不断变化,这就构成了心智。
  第3章 心智的起源
  第4章 躯体映射
  第5章 情绪与感受
  第6章 获取记忆
  Part3 意识
  清醒状态、心智与自我是意识非常重要的铁三角。意识的神经学则主要涉及三个重要的解剖分区:脑干、丘脑及大脑皮层。但我们必须注意:在意识的三个解剖分区及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交叉的。
  第7章 观察意识
  第8章 构建有意识心智
  第9章 自传体自我
  第10章 关于意识的总结
  Part4 反抗
  人类意识创造了一种质疑残酷自然之道的可能性。它的产生与大脑、行为和心智的演化发展息息相关,这种演化导致了文明的出现,这是自然史上的崭新一页。生命由此开辟了一条道路,向冷漠大自然的支配发起了反抗。
  第11章 意识的成就
  附录
  注释与参考文献
  致谢
  译者后记
  精彩书摘
  研究意识的第四种角度
  迄今为止,大多数有关有意识心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都是基于以下三种研究角度的结合而进行的。
  1. 直接见证人角度: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个体的有意识心智是个人的、私密的、独一无二的;2. 行为角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人也同样具有有意识心智,我们能够从他们的行为中观察到有意识心智的蛛丝马迹;3. 大脑角度:在假设个体的有意识心智存在或不存在的状态下,我们都可以研究大脑功能的某些方面。
  虽然我们对这三种角度各自得出的证据进行了精心的比对,但这些证据往往还不足以顺利整合来自第1人称视角的观察与内省、外在行为、脑活动这三种不同角度的现象。尤其是在第1人称视角的观察与脑活动两种角度得出的证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如何消除这种分歧呢?
  我们需要第四种研究角度,这种角度必须大力扭转人们看待和说明有意识心智发展史的方式。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我曾经提出过一种观点,改变对生命调控的看法,将其视为对自我与意识的支持和证明。这种想法为新的研究角度打开了思路:去演化史中寻找自我和意识的起源。
  演化生物学与神经生物学的证据就是第四种研究角度的基础。我们起初需要针对早期的生物进行思考,然后沿演化史慢慢朝着现有的生物前进。我们要留意神经系统的逐步改变,并将这些改变与逐步产生的行为、心智和自我联系起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种内在的工作假设:心理活动等同于特定脑活动。心理活动是由之前发生的脑活动引起的,这无需赘言,但之后,心理活动会与特定的脑回路状态形成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某些神经模式同时也是心理表象。当其他一些神经模式产生了足够丰富的自我加工主体时,我们就能对表象进行觉知了。但如果自我并未产生,有机体内外的任何人都无法对表象的存在进行觉知,这些表象仍然是存在的。主体性对于心理状态的存在来说并不是必需的,只有在想要觉知到心理状态的存在时,主体性才是必需的。
  简而言之,第四种研究角度要求我们利用已知证据同时构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基于历史,另一种观点基于大脑内部,也就是一种对具备有意识心智的大脑进行想象的观点。当然,这是一种猜想、一种假设性的观点。一些证据支持着这种奇思妙想的某些方面,但它属于“心智—自我—躯体—大脑问题”,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不断接近理论的真相,而无法得到彻底的解释。
  将心智活动等同于某些脑活动的假设,很容易被视为从复杂到简单的粗暴简化,但这是一种错觉,因为神经生物现象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它是极其复杂的。这里提到的对解释的简化并不是从复杂到简单,而是从极其复杂到不那么复杂。虽然本书并不关注简单有机体的生物性,但我在第2章提及的证据会清楚地表明,细胞生命诞生于异常复杂的世界,它们的世界与人类世界在许多方面同样精巧复杂。以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为例,草履虫的世界和行为是一种奇迹,它远比看上去的样子更接近我们自身。
  我们也很容易将心脑等同的假设理解为文化对心智的产生无足轻重,或认为这种等同贬低了个人的付出对心智形成的作用。你们将会清楚地看到,这些观点与我想要表达的观点相去甚远。
  现在,从第四种研究角度出发,我可以基于演化生物学和大脑研究的相关证据,对之前提出的观点作出些许修正:百万年以来,无数生物的大脑中都出现过活跃的心智,但严格地说,唯有在大脑产生了具有见证能力的主人公之后,才产生了意识,并且唯有在大脑产生语言后,心智的存在才广为人知。见证人是一种附属物,它解释了内隐的脑活动,即心理的存在。对于意识的神经生物学来说,重要的目标是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这一附属物的,它是与我们如影随形的主人公,我们称其为自我。
  前言/序言
  从理性和感性走向演化理性
  ——序达马西奥著作五种中译
  汪丁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大约15年前,我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在友谊宾馆吃午餐,他来北京大学参加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典的系列演讲活动。闲聊一小时,我的印象是,给这位实验经济学家留下较深印象的脑科学家只有一位,那就是达马西奥。其实,达马西奥至少有三本畅销书令许多经济学家印象深刻,其中包括索罗斯。大约2011年,索罗斯想必是买了不少达马西奥的书送给他的经济学朋友,于是达马西奥那年才会为一群经济学家演讲,并介绍自己2010年的新书《当自我来敲门》(Self Comes to Mind: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我建议的直译是“自我碰上心智:意识脑的建构”),同时主持人希望达马西奥向经济学家们介绍他此前写的另外两本畅销书,即《寻找斯宾诺莎》(2003)和《笛卡尔的错误》(1995),后者可能也是索罗斯非常喜欢的书。索罗斯总共送给那位主持人三本《笛卡尔的错误》。笛卡尔是近代西方思想传统的“理性建构主义”宗师,所以哈耶克追溯“社会主义的谬误”至360年前的笛卡尔也不算“过火”。索罗斯喜爱达马西奥,与哈耶克批判笛卡尔的理由是同源的。
  脑科学家达马西奥,在我这类经济学家的阅读范围里,可与年长五岁的脑科学家加扎尼加相提并论,都被列为“泰斗”。术业有专攻,达马西奥主要研究情感脑,而加扎尼加主要研究理性脑。“情感”这一语词在汉语里的意思包含了被感受到的情绪,“理性”这一语词在汉语里的意思远比在西方思想传统里更宽泛,王国维试图译为“理由”,梁漱溟试图译为“性理”(沿袭宋明理学和古代儒学传统),我则直接译为“情理”,以区分于西方的“理性”。
  标志着达马西奥的情感与理性“融合”思路的畅销书,是 1999 年出版的《感受发生的一切》(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我的直译是:“发生什么的感觉:身体与情绪生成意识”)。达马西奥融合理性与感性的思路的顶峰,或许就是他2018 年即将出版的新书《生命的秩序》(The Strange Order of Things:Life, Feeling, and the Making of Cultures,我的直译是:“世界的奇怪秩序:生命,感受,文化之形成”)。
  在与哲学家丽贝卡·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史蒂芬·平克的妻子)的一次广播对话中,达马西奥承认斯宾诺莎对他的科学研究思路有根本性的影响,甚至为了融入斯宾诺莎,他与妻子专程到阿姆斯特丹去“寻找斯宾诺莎”。他在《寻找斯宾诺莎》一书的开篇就描写了这一情境,他和她,坐在斯宾诺莎故居门前,想象这位伟大高贵的思想者当时如何被逐出教门,又如何拒绝莱布尼茨亲自送来的教授聘书,想象他如何独立不羁,终日笼罩在玻璃粉尘之中打磨光学镜片,并死于肺痨。如果这两位伟大的脑科学家知道陈寅恪写于王国维墓碑上的名言——“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可能要将这一名言写在《寻找斯宾诺莎》一书的扉页。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斯宾诺莎的情感学说,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对达马西奥产生的影响,不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晚年达马西奥的问题意识,很明显地,从神经科学转入演化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再转入“文化”或“广义文化”(人类以及远比人类低级的生物社会的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为生活提供意义,广义文化常常隐含地表达着行为对生命的意义。原始的生命,其演化至少开始于10亿年前的真核细胞。达马西奥和我都相信(参阅我2011年出版的《行为经济学讲义》),原始生命是“共生演化”(symbiosis)的结果。并且,我们都认为广义文化的核心意义是“合作”——我宣称行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合作何以可能”。达马西奥认为关于合作行为的“算法”是10亿年演化的产物,虽然,这样的广义文化将世界表达为一套“奇怪的秩序”。例如,在原核细胞的演化阶段(大约20亿年前),很可能“线粒体”细胞与“DNA”细胞相互吞噬的行为达成僵局,于是共生演化形成真核细胞,而这样的细胞,基于共生演化或合作,确实看起来很奇怪。他把这一猜测,写在 2018 年的新书里。不过,早在2011年,哈佛大学诺瓦克(Nowak)小组的仿真计算表明,在几千种可能的“道德”规范当中,只有几种形成合作的规范是“演化优胜”的。
  原始的生命,例如由细胞膜围成的内环境,只要有了“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只要在生存情境里有可能偏离这一稳态,就有试图恢复这一稳态的生命行为,不论是否表达为“情绪”、“意象”或“偏好”(喜欢与厌恶)。因此,生命行为或(由于算法)被定义为“生命”的任何种类的行为,可视为是“内平衡”维持自身的努力,物理的、化学的、神经递质的,于是,在物理现象与生命现象之间并不存在鸿沟。根据演化学说,在原始情绪与高级情感之间也不存在鸿沟。在融合思路的顶峰,达马西奥推测,从生命现象(“脑”和“心智”)涌现的意识现象,以及从意识现象(基于“自我意识”)涌现的“精神现象”,都可从上述的演化过程中得到解释。个体与环境的这种共生关系,不妨用这篇序言开篇提及的经济学家史密斯的表达,概括为“演化理性”,又称为“生态理性”。
  精神现象,在20世纪的“新精神运动”之前的数千年里,主要表达为“宗教”——个体生命融入更高存在的感觉以及由此而有的信仰,还有信仰外化而生的制度。在当代心理学视角下,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个体而言,广义的环境是宇宙,或称为“整全”,中国人也称为“太一”。古代以色列人禁止为“太一”命名,因为,任何“名”(可名之名,可道之道)都不可能穷尽整全,于是都算“亵渎”。初始的信仰,就是对个体生命在这一不可名、不可道的整全之内的位置的敬畏感,以及因个体和族群得以繁衍而产生的恩典感。个性弘扬,抗拒宗教对信仰的束缚,诸如路德的改革,于是个体生命可以表达与神圣“太一”合体的感受(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归根结底,还是个体要处理它与“整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套关系是连续的谱系,从低级的细胞膜行为——称为“情绪”,演化为高级的信仰行为——称为“精神”。
  我认为达马西奥的这几本书,或许远比我的《行为经济学讲义》更容易读懂。众所周知,以目前中国学术界的状况,优秀译文难得。谨以此序,为湛庐文化在这一领域坚持不懈的努力提供道义支持。
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 PDF

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 EPUB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去杠杆 资产证券化的新供给路径 彭鹏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下一篇: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比《学会提问》更实用的提问之书)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5 05: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