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股圣彼得·林奇投资圣经 严行方 寻找10倍股的地方 高清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3:49:35
【资料名称】:股圣彼得·林奇投资圣经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彼得·林奇:“散记投资者能比主力机构更早发现并买到大牛股。寻找10倍股的地方,就是从你家附近开始;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
  投资很有趣、很刺激,但如果你不下功夫研究基本面的话,那就会很危险。
  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你的优势并不在于从华尔街投资专家那里获得所谓专业投资建议。你的优势其实在于你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知识和经验。
  过去30多年来。股票市场被一群专业机构投资者所主宰,但是与一般人的想法正好相反,我认为这反而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投资业绩。
  每只股票后面其实都是一家公司,你得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短期而言,比如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一家公司业绩表现与其股价表现毫不相关;但是长期而言,一家公司业绩表现肯定与其股价表现是完全相关的。
  你得弄清楚你持股的公司基本面究竟如何,你得搞明白持有这只股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不错,孩子终究会长大的,但是股票并非终究会上涨的。
  想着一旦赌赢就会大赚一把,于是大赌一把,结果往往会大输一把。
  把股票看作是你的孩子,但是养孩子不能太多,投资股票也不能太多,太多你就根本照顾不过来了。
  如果你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股票,那么你就远离股市,把你的钱存到银行里。直到你找到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
  永远不要投资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股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美国股神炒股不败的操盘宝典,是第一代股民推崇的全球选股者彼得·林奇投资大师的智慧锦囊,他以其无比智慧和天才的头脑,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成功投资的大门。
  彼得·林奇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圣”,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全面分析阐释了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精髓,希望能与读者共享他的智慧结晶,并做到在股票投资中稳健获利。
  作者简介
  彼得·林奇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圣”,与“股神”沃伦·巴菲特齐名。他经营管理的麦哲伦基金,创造了全世界有史以来最高的投资回报率(13年盈利28倍),他也因此被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全球最佳基金经理”。他始终认为“业余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的优势要大得多”。和沃伦、菲特相比,他的实战经验对股市散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彼得·林奇激流勇退后,通过著书立说和演讲,毫无保留地传播投资经验。堪称散户投资者的精神领袖。他鄙视一些股评家把股票投资吹得神乎其神的做法,认为其中没什么“秘密”可言。他说:“在投资这一行20年的从业经验使我确信,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即使不能超过这些专家,起码也会同样出色。”
  目录
  前言 听“股圣”讲课,做股市赢家
  第1章 什么时候买人股票
  1.当你具备投资成功的素质时
  2.当你有兴趣独立分析研究时
  3.当你有能力独立分析研究时
  4.当你真正掌握了盈利关键时
  5.当这只股票可能成为10倍股时
  6.当这只股票确实值得买入时
  7.当内部员工购买自家股票时
  8.当现金流量指标非常理想时
  9.当鸡尾酒会理论得到验证时
  第2章 怎样评估股票价值
  1.评估股票价值是要动脑筋的
  2.先从该股票与众不同处下手
  3.评估不同类型股票的共同点
  4.评估缓慢增长型股票的要点
  5.评估稳定增长型股票的要点
  6.评估周期型公司股票的要点
  7.评估快速成长型股票的要点
  8.评估困境反转型股票的要点
  9.评估隐蔽资产型股票的要点
  第3章 怎样选择投资品种
  1.增进了解,先恋爱后结婚
  2.关注被主力机构忽略的股票
  3.借用孩子的眼光寻找大牛股
  4.选择投资缓慢增长型股票法
  5.选择投资稳定增长型股票法
  6.选择投资快速成长型股票法
  7.选择投资周期型公司股票法
  8.选择投资困境反转型股票法
  9.选择投资隐蔽资产型股票法
  第4章 怎样确立风险意识
  1.掌握不同类型股票的运行规律
  2.准确判断你的投资风险有多大
  3.分散投资于几只最好的股票
  4.不买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票
  5.不买只能“小声耳语”的股票
  6.不买已经“多元恶化”的股票
  7.不买公司名称花里胡哨的股票
  8.不买被吹捧成“下一个”的股票
  9.不买业务过于依赖大客户的股票
  第5章 怎样避开投资误区
  1.坚决不听任何股评家的意见
  2.千万不要征求其他人意见
  3.股价上涨要有扎实的收益基础
  4.股指预测正确了也不保证赚钱
  5.周期型公司股票不能踏错节拍
  6.市盈率不能高于收益增长率
  7.尽量不去参与期权期货交易
  8.不要凭公鸡报晓来证明天亮
  9.只能把闲置资金用来买股票
  第6章 怎样发挥自身优势
  1.从工作体验中寻找投资优势
  2.从身边开始寻找挖掘10倍股
  3.从买商品房中总结经验教训
  4.从合适的大石板底下挖蚯蚓
  5.从与众不同的股票中发现机会
  6.从主力机构操作手法中得启发
  7.勤奋是股票投资的成功法宝
  8.职权相当,夫妻俩各炒各的股
  9.防范风险并不意味着消极保守
  第7章 为什么要长期持股
  1.长期持股是因为公司业绩好
  2.长期持股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3.长期持股最容易出现10倍股
  4.长期持股能看到公司不断成长
  5.长期持股有助于和主力比耐性
  6.长期持股更适合股票而非债券
  7.长期持股不用预测短期行情
  8.长期持股有助于越跌越买
  9.长期持股的个股和板块互动
  第8章 怎样做到适时换股
  1.定期关注股票基本面变化
  2.兼顾高成长性和收益稳定性
  3.既然要换股就换10倍股
  4.税前利润率可作换股依据
  5.买基金先看风格再看业绩
  6.尽量换购股票而不是债券
  7.利率高出6个百分点时买国债
  8.重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直觉
  9.善于捕捉令人惊喜的意外发现
  第9章 怎样面对股市下跌
  1.不必理会股市的短期涨跌
  2.不必恐慌突发事件下的暴跌
  3.股价下跌不一定非得卖股票
  4.上策是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5.趁机检查一下股票基本面
  6.趁机检查一下公司经营业绩
  7.看是不是逢低建仓好机会
  8.趁机卖掉自己不懂的股票
  9.行情结束就别死缠烂打
  第10章 什么时候卖出股票
  1.当股价已经没有上涨空间时
  2.当上市公司濒临破产倒闭时
  3.缓慢增长型股票的卖出时机
  4.稳定增长型股票的卖出时机
  5.快速成长型股票的卖出时机
  6.周期型公司股票的卖出时机
  7.困境反转型股票的卖出时机
  8.隐蔽资产型股票的卖出时机
  9.卖股票没必要去看大盘涨跌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第1章 什么时候买入股票:
  1.当你具备投资成功的素质时
  决定投资者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投资者的耐心、独立精神、基本常识、对痛苦的忍耐力、坦率、超然、坚持不懈、脑袋灵活、主动承认错误的精神,以及不受别人慌乱的影响和坚持到投资获得成功的能力。至关重要的是要能够抵抗得了你人性的弱点。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如果要问投资者什么时候能买股票,首先要看你是否已经具备股票投资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投资成功的基本素质,你才能参与股市博弈,因为这时候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他说,决定股票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很多,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要能抵抗得了人性的弱点。也就是说,要能战胜自己,这是每个投资者在买人股票前就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所有影响因素中,中国投资者最需要强调的是以下两点:
  一是具备在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准确或者不完全准确的模糊状态下,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道理很简单:股票市场上的信息从来就不可能是完全的、充分的、准确的、明朗的,否则也就没有所谓“炒股”一说了。
  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准确的情况下无法做出正确决策,这时要想获得股票盈利的难度就非常大。说是听天由命也好,说是凭运气也罢,总之一句话,要想盈利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甚至可以说,这时候要想保本都是很困难的。
  二是能够抵挡得了自己的人性弱点和内心直觉。
  人性弱点有很多,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主要是警惕过分自信。虽然过分悲观也是一种人性弱点,可是过分悲观的人不会投入股市,所以这种弱点在股市中很少见;或者,只有当股市下跌时,人性弱点中的过分悲观情绪才会更多地体现出来。
  过分自信的主要表现是,有些投资者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有一种“预测”股票价格的神奇能力。当然,这种情形很可能是受了某些股评家的感染。这些所谓股评家往往总是非常自信地“预测”股市走势,当股市走势正好与他们的“预测”一致时,便大声嚷嚷、到处鼓吹自己的“预测”是如何准确;而当股市走势与他们的“预测”不一致时,便一声不吭,这时候才真正学会了“沉默是金”。
  彼得·林奇说,市场研究机构一再证实,当股市中的大多数投资者“预感”到股价将要上涨或下跌时,接下来出现相反走势的比率高达2/3。
  能够抵挡得住自己人性弱点的投资者,这方面的“预感”和直觉就较少,也不会动不动就根据这种预感和直觉来买卖股票。因为实践证明,这时候错误决策的比率高达2/3,这种预感和直觉本身很可能就是错误的。
  当然,这里还要强调不能非此即彼。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有2/3的投资者根据预感和直觉买人股票是错误的,你就非得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想象成逆向投资者——当其他人都在买人时,你就卖出;当其他人都在卖出时,你就买人。
  彼得·林奇认为,逆向投资虽然是股市投资中的一种流行做法,可真正的逆向投资并不是这种方式,更不是与热门股对着干;恰恰相反,逆向投资要求投资者有耐心地等待市场热情冷却下来,以便从被其他投资者冷落的股票中去发现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从中选择长期投资对象。
  他说,研究报告认为,每只股票价格的年波动率一般情况下在5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这只股票年初的价格是50美元,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它的价格波动区间通常在40~60美元之间(60美元比40美元高50%)。如果你在股价一路上涨到60美元时“感觉”主力机构开始拉升了便迫涨买入,然后在股价一路下跌到40美元时“感觉”主力机构已经全部撤出了便忍痛割肉,如此折腾,只有亏损的下场。
  这种情形在股市中为什么屡见不鲜呢?关键就是这些投资者无法抵抗人性的弱点。从根本上说,他们还不具备股票投资的基本素质。
  【投资心法】
  投资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严格地说是约束)自己的人性弱点。在买入股票时要有自己的正确判断,尤其是不能受股评的干扰和影响。
  2.当你有兴趣独立分析研究时
  任何一位随身携带信用卡的美国消费者,实际上在平时频繁的消费活动中就已经对数十家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基本面分析,如果你正好就在某个行业工作,那么你对这个行业的公司进行分析就更加如鱼得水了。你日常生活的环境正是你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当投资者有兴趣独立分析研究股票时,就具备了投资股票的条件。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这种研究兴趣最应当从自己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出发——也就是说,投资股票要从自己了解、熟悉的地方开始,在这种环境中,最容易找到股价将来能上涨10倍的10倍股。
  彼得·林奇和他的朋友沃伦·巴菲特完全一样,从来就不投资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股票。他举例说,由于他对互联网不了解,所以一直都是一位“技术恐惧者”。他从来不买网络股股票,虽然由此失去了网络股股价飞涨的好机会,但同时也避免了网络股泡沫破灭所造成的风险。
  他认为,虽然他对互联网不了解,也从来不买网络股,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不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发现大牛股。
  例如有一次,彼得·林奇和一位好朋友在聊天。这位朋友非常喜欢上网,当时他们就坐在电脑旁。彼得·林奇是从来不上网的,可是当他说到妻子非常喜欢一位神秘小说家的作品后,这位朋友马上就在一旁的电脑上敲了几下键盘,电脑屏幕上立刻就出现了这位小说家的所有作品名录。除了对每一部作品有详细介绍以外,还有读者对每一本书的评论,信息非常丰富。
  于是,彼得·林奇第一次通过这种方式,在亚马逊网上书店为妻子购买了4本小说,并且精心挑选了包装纸。
  他后来遗憾地说,按理说他从这时候开始就应该对网络的神奇感兴趣的,可事实上没有,他并没有意识到亚马逊网络书店这类网络营销企业的存在。
  当时是1997年。这时候的亚马逊公司股价比非常合理,而且这家公司这时候的财务状况很好。事实上,该股票在接下来的1998年一年间,股价就上涨了10倍。
  他说,如果这时候他能好好研究一下这类股票,本来是很容易抓到许多只大牛股的,因为类似于这样的股票至少还有500只。他由此感慨说,这样的高科技网络股,股价上涨10倍所需要的时间,比一位小说家写一部新小说的时间还要短。
  他说,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100只大牛股中,大多数是高科技网络股。投资者不必懂得电脑网络,像他这样的“电脑盲”其实只要凭借自己的消费者身份,从电脑、网络产品的强劲销售增长势头中就能得到启发,看到这种股票内在价值的增长潜力。
  他举例说,即使不懂电脑的投资者,也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戴尔电脑这家公司的名称吧?实际上,在这些大牛股中排名第一的正是戴尔电脑公司。如果你在1989年末买入这只股票,10年过后的1999年末,股价就上涨到了890倍,投资回报率是889倍。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一方面,许多网络股在发行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就会上涨好几倍,所以在计算回报率时不能以发行价为依据,除非你买到的是原始股;另一方面,网络股中潜藏着许多大牛股,可是大牛股并非一定出自网络股乃至科技股中。投资者只要细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就一定能从一些熟视无睹的股票中挖掘到10倍股,这是不容怀疑的。
  遗憾的是,大多数散户投资者都忽视了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出发寻找大牛股,而偏偏要从自己似懂非懂的地方人手,这是很危险的。
  【投资心法】
  任何投资者的个人经验都是有限的。从自己熟悉、了解的行业和企业出发,更容易发现大牛股。无论哪个行业中都会出现好股票,关键是投资者要多长一个心眼,善于发现,善于分析。
  3.当你有能力独立分析研究时
  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在投资这一行20年的从业经验使我确信,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即使不能超过这些专家,起码也会同样出色。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不仅需要投资者具备独立分析研究股票的兴趣,更需要具备这种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做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决策,而不是随大流。只有当你具备这种独立决策的能力时,你才可以开始股票投资。
  作为一家基金公司,彼得·林奇在麦哲伦基金采取的管理方式是具有“革命性”的。和其他同行完全不同,他的主要做法是:给助理们充分授权,让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并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负全部责任。
  从管理学角度看,这充分体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所以非常有助于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且,由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对自己的决策负全部责任,所以同样有助于培养年轻人才。
  再看其他基金公司的做法:一般都是由股票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然后向基金公司推荐股票。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一方面,基金经理不在第一线做研究,而是听汇报,这对股票基本面的了解就不会有切身感受。对于分析师推荐的股票,他们总是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从明哲保身的角度出发,不买不行但又不能多买——不买吧,显得有些不尊重分析师的研究结果,所以多少要买一点;多买吧,又会因为心中无底,更担心将来投资业绩太差不好交代,所以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分析师专门负责推荐股票,就会针对基金经理的个人爱好有的放矢、投其所好。因为虽然他推荐的股票是经过认真研究、有“科学依据”的,可是专家在领导面前终究胳膊扭不过大腿,到时候一旦投资失误,基金经理一定会把责任推给自己的,领导“总是”正确的嘛。
  有鉴于此,分析师在推荐股票时总会留一手,总喜欢推介那些大家高度认同的股票,而不敢具有独到眼光。因为大家都看好这只股票,即使自己推荐了、最终也买入该股票了,投资业绩太差也会法不责众的。相反,如果自己推荐的股票个性太强,万一“赌”输了,将来就会吃不了兜着走,甚至会因此丢了饭碗,在业内留下一个坏名声。
  在麦哲伦基金,由于每位基金经理都要对自己的最终决策负完全责任,所以谁也不敢互相推诿:一方面,基金经理必须尊重分析师的推荐,因为人家毕竟是专门吃这碗饭的,他们对这些股票有过彻底研究,有没有道理都得听一听;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又必须有自己主见,万一到时候决策失误,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此这般,任何一只股票都要经过这两道关口把关,选股质量当然就提高了:一方面,分析师在认真工作,拼命挖掘10倍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基金经理的器重;另一方面,最终结果由基金经理负责,分析师更必须加倍努力,否则不仅会丢了自己的饭碗,还会误了基金经理的前途。
  在麦哲伦基金,彼得·林奇规定每个星期都要召开例行通气会,每一位基金经理和分析师都要在会上推介本星期的股票投资名单,并且详细说明推介理由。这时候,彼得·林奇有两条规定很有意思:
  一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有时间发表意见,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不能超过90秒钟。在这一分半钟时间里所推荐的股票和理由,要求让小学生听了以后也知道这只股票值得投资,否则就免开尊口。
  二是当分析师在发言时,其他人不准反驳和辩论,更不允许提反对意见。彼得·林奇认为,如果有人提批评意见,分析师就会动摇自信,以后变得小心谨慎起来,这对提倡分析师独立思考、独立研究、深入发掘10倍股是非常不利的。
  有了这样的先进制度,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分析师个个都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而每当要提拔新的基金经理时,彼得·林奇会首先从这些年轻的分析师中择优录取。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非常有助于年轻分析师脱颖而出。如果你不去提拔他们,实际上就是在帮助竞争对手培养人才了。
  【投资心法】
  每一位投资者都必须具备独立分析、研究股票的能力,千万不要相信任何股评。只有这样,才会保持一份独立思考、自己对自己负责、不埋三怨四的态度。
  当你真正掌握了盈利关键时
  其实,关于选股,我并没有什么绝招可以教给大家。世界上根本没有那种一选对股票就会响的铃。无论你多么了解一家公司,也不能保证投资这家公司的股票肯定能赚钱;但是如果你清楚地了解决定一家公司盈利还是亏损的关键因素,那么你投资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不同类型的股票有其特定的盈亏关键因素。如果你觉得已经掌握了这家公司取得盈利的关键因素,那么也就到了买人这家公司股票的时候了。
  他说,许多投资者买股票也懂得分析基本面,可总抓不住关键问题。其实,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司,其长远发展都是由几个关键点组成的。把这些关键问题搞清楚了,就能轻而易举地判断这只股票是否值得拥有。
  就他自己而言,每当他准备买人某只股票时,总会用一两分钟时间考虑以下3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要买这只股票?二是这家公司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会取得成功?三是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会遇到哪些障碍?
  他说,这3个问题既可以是自问自答,也可以是和其他人讨论。无论如何,只要把这3个问题搞清楚了,你就抓住了是否值得买入这只股票的关键。
  ……
  前言/序言
  2008年3月19日,湖南省娄底市某公务员盘点投身股海一年来的战绩发现,24万元本金(后从中提现7万元)只剩下不足7000元。2007年3月19日,他坚信只要“有内幕消息、能打到新股、分散投资、见好就收”四条法宝,就一定会取得炒股成功。他在一年间交易次数超过500次,支付佣金3万多元、印花税3万多元,亏损率高达96%!
  这一操作手法,与彼得?林奇(Peter Lynch)倡导的投资理念背道而驰,不亏才怪!彼得?林奇始终认为,散户投资者的主要优势是从生活中发现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提前买入股价有望上涨10倍的大牛股。
  彼得?林奇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圣”,被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誉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一位超级投资巨星”、“第一理财家”、“全球最佳选股者”。他曾经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股票投资回报率,与沃伦?巴菲特、索罗斯齐名。
  彼得?林奇1944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他11岁开始半工半读,在一家高尔夫球场当球童,一边捡球,一边聆听高尔夫俱乐部成员的股票经,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股市投资启蒙教育。他在大学二年级时,用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中的收入,拿出1250美元购买股票,依靠股票赢利读完了大学和研究生。
  1969年,彼得?林奇正式进入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公司富达公司,担任分析员,由于发现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投资理论漏洞百出,于是下决心调查研究股票市场。1977~1990年,他出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共同基金经理,创造了股票投资史上的一系列辉煌:
  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13年,其间资产从0.18亿美元增长到140亿美元,年平均收益率高达29%。也就是说,如果你在1977年买入1万美元麦哲伦基金,到1990年彼得?林奇急流勇退时,就能获得29万美元回报,13年增长28倍!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不但在当时的美国公募基金中位居第一,而且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高的。
  彼得?林奇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广泛阅读、到处考察,注重市场调研。他每天坚持12小时阅读投资报告,阅读材料在桌子上常常堆砌几英尺高;他每年去世界各地投资公司考察,旅行路程长达16万公里;他的电话经常一打几个小时,与同行交流经验看法。
  有了这样扎实的基础,彼得?林奇对股市了如指掌,练就了一双点石成金的火眼金眼,能比别人更早发现10倍股。这是他股票投资成功的最大秘诀,在美国投资界是公认的,也是其他人自叹不如的。
  彼得?林奇激流勇退后,通过著书立说和演讲,毫无保留地传播投资经验,堪称散户投资者的精神领袖。他鄙视一些股评家把股票投资吹得神乎其神的做法,认为其中没什么“秘密”可言。他说:“在投资这一行20年的从业经验使我确信,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即使不能超过这些专家,起码也会同样出色。”
  彼得?林奇和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两人惺惺相惜。彼得?林奇的特点是,他管理的是一家基金,所以操作方式上只能购买上市公司的一小部分,投资风格偏向于长线投资,个人风格偏向于勤奋;而巴菲特的特点是,操作方式上喜欢把整个上市公司买下来,投资风格偏向于购买低价股,个人风格偏向于坚韧。无疑,他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全面分析阐释了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精髓,希望能与读者共享他的智慧结晶,并做到在股票投资中稳健获利。

下载内容 购买记录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7Vb43IKXYc_uVVz0GD5hw 提取码:ajz8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回忆录(致敬版)本杰明·格雷厄姆
下一篇:驾驭交易(原书第2版)(美)约翰F. 卡特(John F. Carter)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5 07:4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