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刘元庆 kindle电子书 epub mobi azw3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3:55:24
【资料名称】: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信贷审批部的副总经理,在业内非常权wei,书中内容来自实践经验,将信贷方面的从业体会回归常理、常情、常规、常识,对微观信用风险管理做了全面的解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衢、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索绪全等业内人士均为《信贷的逻辑与常识》做了推荐。
  内容简介
  信贷是商业银行核心的业务,是银行利润和风险主要的来源。当前,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区别,主要是由银行信贷经营能力决定的。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专注于探讨微观层面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作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银行信贷工作实践及体会,用通俗的语言,辅之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了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道理。本书从信贷从业人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概念着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客户分析、用途与交易背景分析、项目分析、市场分析、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分析、担保抵押分析和融资方案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从银行债权人的视角,对信贷业务涉及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对债券承销及投资、表外理财投资、投贷联动等创新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当前银行可能涉及的绝大部分信用风险业务领域。此外,本书还对当前银行信贷业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过度负债、防假反假、民间借贷、关联交易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作者简介
  刘元庆,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有17年信贷从业经历,从支行信贷员做起,历任工商银行广州市同福中路支行主管信贷副行长、分行公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和信贷审批中心主任,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处长,信用审批部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兼任总行信贷与投资审查委员会委员等,工商银行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曾先后负责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境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涉及信用风险的审查审批工作,曾参与《信用风险决策案例》一书编写,并在《财政研究》《人民日报》《金融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版权信息
  序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反思
  作者序
  第一部分 总论篇
  第1章 借债容易还钱难
  第2章 周期是“大用”
  第3章 风险控制要避免“火鸡的错觉”[2]
  第4章 借款人不能还款就是最大的实质风险
  第二部分 客户篇
  第5章 好股东就是好爸爸
  第6章 债务轻的客户就是好客户
  第7章 选好了客户就控制了风险的源头
  第8章 开工率、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极简指标
  第9章 库存和应收账款高企是企业财务恶化的重要征兆
  第17章 不要迷信项目的未来效益
  第10章 品质是企业信用的基石
  第三部分 用途与交易背景篇
  第11章 用途欺诈是贷款反复发生风险的重要根源
  第12章 识假辨假才能防假反假
  第13章 民间借贷是“饮鸩止渴”
  第14章 关联交易的主要指向是套取融资及掩盖用途
  第四部分 项目与市场篇
  第15章 小马拉不动大车
  第16章 有多大的本钱干多大的事情
  第17章 不要迷信项目的未来效益
  第18章 东西卖不出去是加工制造企业最大的风险
  第五部分 还款能力篇
  第19章 债权人看报表就是看偿债能力
  第20章 借款人能否偿还债务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收入和资产
  第六部分 担保篇
  第21章 不能把宝押在保证和抵质押上
  第22章 押品管理的核心是选得好、估得准、押得住
  第23章 保证人的净资产与其保证能力关系不大
  第24章 财务限制条款和保护性条款是重要的风险预警线
  第七部分 融资方案篇
  第25章 好苹果吃一半
  第26章 期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
  第27章 下浮利率就相当于等额减少了利润
  第28章 大额或长期贷款到期一次性偿还是还不了的
  第八部分 贷后管理篇
  第29章 控制不了现金就控制不了现实的还款来源
  第30章 贷后要相机抉择管控风险
  第九部分 财务分析篇
  第31章 财务报表分析与银行信贷决策
  第十部分 创新业务篇
  第32章 银行理财投资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第33章 银行承销和投资债务融资工具及其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第34章 投贷联动与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
  后记
  媒体评论
  本书基于金融规律和市场脉络分解和阐明了企业信贷管理的全部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信贷业务各环节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处理原则进行了细致的具体分析,对于做好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结构调整和风险管控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银行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思考与借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范一飞
  作者以丰富的信贷工作经历,总结提炼出了真经实货,条条都是银行信贷管理要领。信贷从来是经营实务而不是教条,经验更加重要,我从书中读到了作者对市场的专注和专业的水准。市场期待这样的书,我由衷地向业界推荐。
  ——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 张衢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客户三个层面,本书主要探讨银行微观层面的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去阐述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道理,值得银行从业人员一读。
  ——中信银行行长 孙德顺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银行信贷从业人员阅读的书。它将信贷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写得通俗易懂和简单明了,体现了作者在对信贷工作复杂性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水准,值得从业人员一读。
  ——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 索绪全
  目睹现时的政策调整、企业经营和信用状况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就知道把控信贷风险是一项多么高难度的工作。《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使人眼前一亮,轻松自如地将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和规则融入实践,以工作心血铸成中国水土的经验之谈,更可贵的是,银行风险管理全过程中的各个风险点被清楚地标明和破解,从业务实践中悟到信贷规律,呈现出浓浓的时代特色和国情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周好文
  信用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本书中,元庆以工匠精神,记录下了自己多年来在“宇宙第yi大行”贷款审批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心得,颇显真知灼见,具有培训教材般的工具性价值。
  ——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研究员 肖舟
  收起全部↑
  前言
  据银监会披露的信息,截至2016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4373亿元,不良贷款率1.75%,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454亿元和上升0.25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客观因素影响,也有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等问题,其中更有不少值得反思的教训。
  现状与趋势
  银行贷款的质量变化,与经济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等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从压力测试的情况来看,经济上行期,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会处于较好的状态;经济下行期,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就会随之下行。现在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是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时,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过度放贷所带来的结果。从历史情况的分析看,银行贷款在投放后的三年左右,就会出现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无论是一个区域还是一家银行都基本如此。从近期新增的不良贷款分析看,基本都是2009年以后发放的。
  进入2012年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型、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国内外需求不足、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多种因素叠加,出现风险事件的企业明显增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相继出现了生产经营停顿、亏损增加、资金链断裂等状况,这导致银行业普遍出现了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态势。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的0.9%上升到2013年的1%,结束了连续近十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下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从披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逾期贷款占比为2.78%,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除逾期贷款外,已有潜在风险迹象的贷款也在增加。如目前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尽管还比较低,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风险的逐步显现,房价下降预期不断增强,银行贷款的劣变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再如钢铁、电解铝、船舶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中的产能过剩风险还在增大,并不断向其上下游领域蔓延,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在增多。从以往的实践看,这类潜在风险贷款中至少有10%会劣变为不良贷款。如果银行逾期贷款和潜在风险贷款的增长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那么不良贷款还会继续上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再次出现“双升”,上升的势头较上年更快。
  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不活跃,私募基金的市场规模很小,债券市场也不够成熟。间接融资仍是企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大小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按现行规定,项目建设的资本金,最低20%就可以,高的也只有35%,剩余的资金全由银行贷款解决。这种规定使银行实际承担了主要的投资风险,项目投资成功了,银行按合同收回贷款本息,投资者则获得了全部的投资收益;投资失败了,投资者损失的只是有限的资本金,而银行损失的则是占项目总投资65%以上的全部贷款本息。可见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极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更激发了企业的投资冲动。
  投资冲动是企业家的基本特性之一。前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效应,巨大的政策惯性,放大了一些行业的非理性繁荣,掩盖了大量的风险隐患。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滑,累积的问题开始暴露。一些企业为追求高回报,通过过度负债、过度融资来扩张投资,导致杠杆过大,财务成本过高。从工商银行持续监测的3.4万户贷款样本企业看,其财务费用由2009年的862.2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273.3亿元,年均增长39.59%,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20.1个百分点。尤其是处于经济运行末端的小微企业,受经济运行波动的影响更大,从1.9万户小企业样本看,其财务费用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出30.88个百分点,这使得其抗风险的能力降低,现金流难以覆盖到期融资的本息而出现违约增加。因此,一些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也明显要高一些。尽管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总体可控,与国际上主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比也算是比较低的,但绝不能由此而掉以轻心,必须要高度关注。
  问题与教训
  除了外部因素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外,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开始回落后,不少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以及监管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风险意识淡漠,责任意识不强。一些银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放松了风险防控,同业间还不断竞相降低融资的风险底线,以增大市场份额。比较普遍存在实质风险管理被形式上合规操作所替代的问题,只要形式上合规就给融资,对企业借钱干什么用、用什么钱来还、还不了怎么办等最基本的信贷问题很少考虑。少数银行分支机构还利用内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把本不符合融资条件的借款人,进行合规性包装,弄虚作假来获取银行融资,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信贷业务发展缺乏战略。部分银行对信贷总量、结构缺乏总体规划,对区域信贷的布局更是缺乏考虑。既没有规划与当地经济结构相匹配的信贷总量及其分布,也没有合理细分不同风险业务的管理。对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能力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进行评估,只是以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指标来激励其拓展市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及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的要求很不匹配,特别是信贷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没有同步跟上,不能有效识别风险,使得在同一区域、同一政策下,不同银行或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差异很大。
  体制机制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目前银行风险识别的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主要还是靠传统的方式采集,不仅各种财务报表信息是借款人提供的,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也是听借款人的陈述,除此之外的信息很少。按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每家分支机构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业务活动,不能涉足其他分支机构的区域。而跨区域生产经营已是企业十分普遍的做法,这使得银行的现场调查效率大大降低,在本区域现场很难了解到借款人的全部真实情况。加上同一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在业绩评价排名上还有竞争,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这种体制机制下,银行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重要信息,尤其是关联信息的遗漏或缺失,从而严重影响了对借款人实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
  风险识别和防控过于依赖第三方担保。一些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还比较传统,信息和数据挖掘深度不够,对于集团关联风险、连环担保风险以及交叉违约风险等多层复杂风险的识别能力还比较薄弱。风险防控主要靠担保,甚至把担保作为判断风险和融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不仅依靠担保公司担保、第三方监管出具的仓单等,还接受企业互保、联保等无实际意义的担保。
  对集中度风险缺乏有效监管。本轮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与信贷的过度投放直接相关,且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也有具体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些风险偏好过于激进,在短期内大量投放信贷,年度贷款增长幅度过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提示风险,制止信贷的非理性投放。部分银行把大量的融资投向少数区域或行业领域,如钢贸领域存在明显的过度融资。而某些地区监管部门对这些风险隐患缺乏应有的敏感性,至少是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只是在风险较大面积暴露后,才做了风险提示。
  对融资的关联担保、连环担保风险监管不够到位。在一些区域内,银行融资采取企业相互担保、关联担保、连环担保极为普遍,并由此形成了风险隐患很大的融资担保圈。这种担保圈越大,涉及的银行也越多,尤其是跨银行、跨金融机构的关联担保、连环担保,一家银行很难识别。只要其中某个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违约风险就立刻会蔓延放大,将会形成大面积的金融风波,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此类风险事件需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对企业过度融资没有相应的监管约束。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就通过关联企业,尤其是隐性关联企业从多家银行进行融资。有融资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越多,企业过度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银企间的信息就越不对称,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也越难落实。而一旦发生风险就会涉及巨额融资,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严重损失。近年来,此类风险事件不断增多,对信贷资产质量威胁甚大,但对这种风险隐患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监管规定。
  责任追究不够严格。在不良贷款率连续几年下降的态势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放松了对监管对象的责任追究,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不及时,对责任人处罚层级偏低,处罚的威慑力不强,助长了一些银行分支机构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风险。此外,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对案件的考核也存在不科学的方面,导致银行有瞒报案件的情况。
  思考与建议
  面对这一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无论是银行还是监管部门都不能靠简单的“补漏”来解决,亟须进行顶层的思考。要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改进银行风险管理,完善监管方式,确保信贷资产的高质量,严格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保持理性的信贷增长。现阶段银行的主要风险依然是信用风险,做大信贷总量实际上是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现在每年有10万亿元的新增融资投放,加上几十万亿元存量贷款到期后的重新发放,对后续的信贷风险管理、防控大面积金融风险将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银行要学会善于选择、善于放弃,避免非理性的信贷增长。对信贷的区域布局、行业布局要有总体规划,不能任由分支机构随意投放。同时,对分支机构的风险识别、防控能力要有科学的评估,对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要限制其办理风险相对较高的业务。
  改革风险管理体制机制。银行要从内部体制、机制上理顺对表内外融资、债券承销与投资、资产管理、租赁等全口径投融资的统一管理,实行全覆盖的风险管理政策,提高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严格实质风险的防控,不仅要严把融资的准入关,还要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和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对风险隐患大的客户,要抓紧压缩和控制融资。对在本行只有贷款没有存款、结算等业务的“裸贷”客户,也要抓紧梳理,进一步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以大数据思维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方式。银行既不能弱化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又要创新风险管理方式,通过多渠道的信息采集,强化多信息的校验分析和逻辑判断,解决调查、审查、贷后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为经营决策、政策制定、审查审批等提供支持。还要充分运用数据信息和技术,以大数据思维来改革风险管理方式。银行总行要发挥信息集中的优势,整合内外部数据信息,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复合式动态风险评估和深度的相关关系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客户,及时发现其潜在的风险及变化趋势,为分支机构提供信息支持。彻底改变单纯依靠经验来评估客户风险,主要由分支机构自行识别、各自防控风险的管理方式。更要加大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奖惩机制。对风险工作岗位要实行资格认证上岗制度,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岗位监测评价考核机制,对不适合的人员要及时调整。
  转变监管方式,健全监管指标。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管部门除了应适度控制银行新增融资的增幅,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总量外,还应善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监管重点。其一,强化信贷集中度风险的监管,要从监管制度上健全和完善分区域、行业、集群、金融产品等的集中度风险监测指标。按月对银行融资投向结构进行监测分析和风险提示,避免信贷投放过度集中,避免银行信贷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其二,强化对企业关联信息的监管,严格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要通过监管渠道来获取企业的关联信息,尤其是跨地区、跨银行的连环担保、关联担保等信息,及时向银行通报披露或进行风险提示。同时,对银行保证方式的融资及其总量也要有明确的监管限制,对各种关联担保、连环担保要设定严格的监管要求,不能任其发展,以防出现区域性的担保圈风险。如出现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也要追究区域监管的责任。其三,整顿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融资的银行数量。监管部门要在相关制度中明确企业只能在有限的若干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也要遵守相关的监管规定。银行要严格审查企业已有融资情况,要特别关注过度融资与融资真实用途。如发现企业存在多头融资、过度融资的情况,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向监管对象提示风险。
  强化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加大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的力度。本着尽责免责、违规必惩的原则,对疏于职守、不尽责履职以及违规人员,要及时进行责任认定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不论责任人已提拔、已换岗、已调离,都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同时在处理方式上也要从以经济处罚为主转到行政、岗位任职资格和经济处罚并重,以警示和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同时尽快调整案件考核办法,为有效打击不法分子欺诈银行融资,监管部门不宜把外部欺诈案件作为对银行的约束性考核指标,应当鼓励银行报案,对成功防堵欺诈案件的事例更要及时给予表扬。
  是为序。
  魏国雄
  中国工商银行原首席风险官
  2016年10月13日
  精彩书摘
  第1章 借债容易还钱难
  信贷是以银行承担风险为前提,以借款人偿还为条件的资金借贷行为。信贷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银行“放贷生息”对应的是企业“借债还钱”。信贷总是跟信用、杠杆和风险联系在一起,银行把钱借出去容易,但要把钱从企业收回来却很难,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期,企业要偿还债务、要去杠杆更是难上加难。
  借债容易还钱难,首先是因为“钱变物”容易,“物变钱”却很难。企业借债还钱涉及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借债”,是“钱变物”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还钱”,是“物变钱”的过程。“钱变物”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也是信贷经营的起点。银行把钱借给企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把“钱”变成“物”,把货币形态的资金变成实物形态的资产,如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建设厂房。这个过程是在资产负债表内部完成的,是资产负债表左侧不同科目之间的转换。“物变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终点,也是信贷经营的终点。但“钱变物”容易,“物变钱”却很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著名的论断:“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商品的所有者。”商品的所有者就是企业,通俗地说,如果东西卖不出去,“物”变不了“钱”,企业就要倒闭,银行的贷款也就没有办法偿还。企业把“物”变成“钱”无非两种途径:一是正常经营时,资产创造收入;二是不能正常经营时,资产本身变现。资产创造收入,需要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完成转换,资产负债表的所有投入都需要通过利润表进行回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能否转化为利润表的收入,既与企业努力有关,更与市场状况相关。在经济下行时期,市场环境恶化,企业东西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已成为一种常态。一旦资产不能通过利润表进行有效回收,实物形态的资产无法变成货币形态的资金,债务就无法偿还。企业不能正常经营时,大量的不良资产实际难以变现,即使部分资产能够变现,由于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资产变现价值往往也很难覆盖债务余额。
  借债容易还钱难,还因为资金有时间价值。银行借款是企业的强制债务,必须按期还本付息。企业一旦借钱,利息支出就是企业的一笔刚性费用。不管企业经营如何,随着时间推移,需要偿还的利息就会一刻不停地增加,这些都增加了资产的负担,需要资产创造额外的收入进行偿还,财务费用直接构成了企业利润的减项,甚至直接构成了资产的减项。笔者曾经历一个案例,2013年6月,某房地产企业向信托公司借入18亿元,期限2年,年利率16%,以已建成的商铺、写字楼和在建住宅做抵押,抵押物评估价值约36亿元。该笔贷款到期后,由于项目销售不如预期,企业仅偿还了5亿元,余额13亿元无法按期偿还。信托公司要求企业适当降低价格,尽快销售住宅或处置抵押的商铺和写字楼还款,但企业希望信托公司对贷款进行展期,不愿意降价销售及处置资产。这个案例非常典型,在当前的经济下行时期,有很多类似的企业,满手的资产但难以变成现金,而且资产还面临贬值的风险,企业必须在降价销售回笼资金与支付财务成本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在上述案例中,贷款展期后,企业每年须付出的财务成本约2.08亿元,相当于每天须向银行支付约60万元的利息,每两三天左右的利息支出就抵销了一套房子,而且本金还不减少,这对企业的财务压力和经营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刘元庆  kindle电子书 epub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刘元庆  kindle电子书 mobi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刘元庆  kindle电子书 azw3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刘元庆  kindle电子书 pdf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从报表看企业-数字背后的秘密》第二版 张新民
下一篇:从报表看舞弊:财务报表分析与风险识别 叶金福 著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25 12: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