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式未来函数在线检测 ※※
开启辅助访问
※※ 公式未来函数在线检测 ※※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昵称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昵称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资源
最近更新
自助开通
9,9终身区
金币课程区
搜课吧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解读私募股权基金 周炜 基金行业分析最系统、最完整的一本书
[-----复制链接-----]
股票学习站
股票学习站
当前离线
积分
11042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2
楼主
2020-4-15 09:13:09
仅赞助9,9。开通终身会员,超多精品课程,精准指标任你下载。错过此站,后悔一生!!
【资料名称】:解读私募股权基金
【资料描述】:
041423481971.jpg
下载附件
041423481971.jpg
2020-4-15 09:13 上传
解读私募股权基金 周炜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辑推荐
“我在国内读到的对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分析最系统、最完整的一本书。”
——吴尚志 5鼎晖董事长
轻松走入纷繁复杂的酱市场系统解析PE的操作和本土借鉴。这是一个激发创业梦想的行业,这是一个创造财富神话的行业,这更是一个需要了解规则、清楚玩法的行业。
本书系统介绍了从私募股权基金的起源、发展,到法律结构、融资过程及有关问题与障碍、筛选项目和进行投资的有关流程、投资收益来源、投资退出及收益衡量等内容,在研究私募股权基金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了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本书是基金经理、各类投资机构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不可多得的了解私募股权基金的工具。
内容简介
PE——私募股权基金.这个有些另类的金融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活跃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它注定要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
PE和风险投资是什么关系?
和其他基金有什么区别?
PE的收益从何而来?如何持续?
PE具体、完整的运作流程是怎样的?
PE未来怎么走?
一边是成熟的国外大型PE,一边是国内蓬勃兴起的本土PE,我们不妨一面借鉴,一面消化,在中国PE大发展箭在弦上的情况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系统、全面、直白地认识PE的本质、设立、融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对于PE行业的参与者、规则的制定者,本书绝对不能错过;对于关注PE的一般读者,本书则是少有的指南佳作。
作者简介
周炜,目前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企业价值和产业投资等。2006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系进行访问学习和研究,主要从事PE(私募股权基金)、指数构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研究。
目录
解读私募股权基金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另类金融
1.1 大举收购
1.2 资金潮涌进入
1.3 高额负债
1.4 鸟瞰基金发展史
1.5 艰难的孕育
1.6 风险投资的神话与现实
1.7 收购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主流商业模型
1.8 私募与公募
1.9 对冲基金
1.10 形形色色的PE
第2章 枯燥的法律结构
2.1 有限合伙制是必须的吗
2.2 系统理解有限合伙
2.3 合伙契约:细节中的魔鬼
2.4 至关重要的税收问题
2.5 设立基金的主体结构
第3章 为基金融资
3.1 起点
3.2 融资成功的要素
3.3 资金来源
3.4 了解LP的趋势与动态
3.5 融资进程
3.6 融资代理的作用
3.7 艰难的第一次
3.8 PPM:最重要的融资文件
第4章 项目的筛选和投资
4.1 投资流程
4.2 投资目标的类别
4.3 筛选项目
4.4 组织工作团队
4.5 敲定交易
4.6 交易达成后的融资
4.7 集合投资
4.8 如果交易不幸流产
第5章 价值创造
5.1 重组和改造
5.2 改善管理层激励机制
5.3 积极的投资人
5.4 是否创造价值
第6章 获得收益
6.1 股息资本重构
6.2 交易费
6.3 监管费
6.4 上市
6.5 迅速脱手
6.6 整体出售
6.7 业内转手
6.8 基金业绩的评价指标
6.9 全球PE的收益状况
第7章 中国PE之路
7.1 摸索前行
7.2 中国PE的五路人马
7.3 发展中的问题
7.4 现实选择
7.5 演进路径猜想
前言
我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关注,源于对风险投资的好奇。经常被称为VC的风险投资机构,甚至可以在你只有想法的时候便提供资金,这不仅激发了很多人的创业梦想,更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这种完全在国外的法律和金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机构,对于习惯于从银行贷款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属于金融体系中的另类。严格地说,风险投资机构也属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一个类别,因为从法律结构到资金来源,这类机构都有共同的特征。然而,关注成熟企业,高于风投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交易额度,采取与风险投资迥然不同的投资和退出手法,都使得我们所要讨论的私募股权基金显得比风险投资基金更加神秘、更为另类。
其实,如果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来龙去脉、组织结构、投资方法、回报机制有了系统的了解之后,一定不会觉得这类机构有多么的玄妙,它仅仅是金融体系当中的一个与银行、保险和投行等不太一样的金融机构罢了。然而,在国内外的金融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分析和研究这类看似不寻常的机构。我想,其吸引力可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在金融资源配置中,成为一个特别的渠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部分资金被风投机构投资于初创企业和成长企业之外,更多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收购了很多拥有成熟稳定业务的公众公司。私募股权基金所主导的交易已经成为全球收购兼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成长之谜
这也是理论界激烈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争论初期,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是否带来持续的价值成长,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最近几年的讨论,持续性价值提升的观点似乎占据了主流。之后,大家争论的核心转向价值成长来源于什么。有些学者认为,高额的负债带来的税收优惠是其主要的来源,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私募股权基金的“积极投资者”的角色,改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使得公司价值提升。不断深入的研究,可能会出现更让人信服的观点。
私募股权基金的演化与未来发展
自风险投资开始发展以来,私募股权基金的模式演变就没有停止过。收购基金显然是目前的主流,但同时也有很多类型的基金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模式也一定会出现和参与对资金和项目的竞争当中。其未来的变化,尤其是涉及在中国的发展,都是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
以上这些研究内容,离不开对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细节的全面把握,更需要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这样的工作,不仅是开展研究的必要基础,更会为正在实践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人士和关注这一领域发展的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已经起步,多路人马驰骋于中国经济主战场,未来演进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在欣喜于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一直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发展的一员,我感受到了一丝隐忧。虽然大多数人津津乐道于巨大规模的上市公司的收购,羡慕基金几十倍于项目初始投资的回报,但对于基金的法律结构、资金来源、投资策略、收购方法以及如何获得回报,往往一知半解,对于国外为何形成这样的结构和状态更缺乏了解,甚至形成不少误区或错误的认识。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缺乏系统剖析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料,使得大多数关注者缺乏对此行业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毕竟,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美国,植根于欧美经济土壤之中,如果我们照搬国外的做法,难免出现“南橘北枳”的笑话。但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后,我们也许能看到政府、金融监管、法律、税收、债券市场等因素对其起到的重要影响,这对于完善我国相关的法规和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私募股权基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为了能对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尽微薄之力,能够将我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学习和研究与广大读者分享,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支持下,我决定撰写这样一本书。我将此书的撰写列为在康奈尔大学进行访问的重要任务之一。康奈尔大学的约翰逊商学院,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我在参加课程的同时,参考了其他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除了一部分学术研究资料外,更多的是业界的分析与报告,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使全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全书内容总共7章。第1章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概要性知识,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在收购方面的最新进展,高额杠杆的应用、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当前所形成的纷繁的基金类别。虽然这一章的内容无法充分展示私募股权基金的全貌,但至少可以体现出私募股权基金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机构的一些特点。
第2章~第6章,作为本书的核心部分,按照私募股权基金的完整运作流程安排章节,分别为设立、融资、项目筛选、投资管理和退出。
基金设立的核心就是要解决法律结构问题。第2章把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结构作为核心内容,并涉及有关税收问题。法律缺失曾经是困扰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核心障碍。在不同国家的法律框架下,私募股权基金在寻找监管和税收方面的合适途径,形成了成熟的法律结构体系。这些体系不仅可使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规避监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本章所讨论的法律结构,都是在我国的法律环境中未曾出现的。
第3章主要阐述了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过程及有关问题与障碍。作为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在开展投资前,甚至在进行投资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募集资金。我们一般会关注基金在投资时如何对项目要求严格甚至苛刻,但往往忽略在基金融资的时候,如何痛苦地应对作为基金投资者的有限合伙人的要求。而融资的成功,是私募股权基金得以生存和获得高额收益的前提。
第4章涉及筛选项目和进行投资的有关流程。读者可能会对筛选项目方面的内容更熟悉一些,因为大多数投资类书籍都会涉及这些内容。但私募股权基金对项目的要求往往有其自身的特点,且在最终投资时,投资条款也大有文章。选定项目后的投资决策和执行具有很多操作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进一步的债务融资也是重要的工作。这些都会在这一章涉及。
第5章讨论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从何而来,这是当前这一领域的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理论界对私募股权基金回报的研究确认了其持续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但这一持续高额回报的来源成为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处于主流地位的理论认为“积极的投资者”是私募股权基金获得高额回报的核心原因,因此,作为“积极的投资者”,私募股权基金在项目中如何发挥作用便成为本章重点内容。
第6章讨论基金的投资退出及收益衡量问题。对投资退出的一般理解,无非包括上市和出售两种。系统研究后,读者会发现投资退出被私募股权基金的主流机构演绎得淋漓尽致,远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通过以上几章把私募股权基金的整个业务流程梳理之后,本书在第7章,也是最后一章重点关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这一章划分了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领域的五方面力量,提出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我相信,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势必按照中国经济环境的特殊要求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画出特别的曲线,让我们拭目以待。
完成书稿并撰写前言之际,正值美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因次贷危机而一片凌乱。以高杠杆融资开展收购作为主流操作模式的私募股权基金亦受到很大的考验。收购基金于2006年和2007年高涨的融资规模存量,要求基金管理机构为这大笔的资金寻求出路。了解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历史,我们会知道,这种局面对于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一行业在其3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在每一次的市场波动中,虽有所起伏,但都会在风雨之后,更上一层楼。这次恐怕也不会例外。大潮退却之时,更可以寻到漂亮的贝壳。历史证明,股票市场发生大幅下滑的时候,恰恰给私募股权基金带来了难得的投资机会。在本书出版之际,也顺祝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不断克服困难,奔向光明前程。
本书得以出版,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领导和编辑的认可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本书撰写期间,我也得到了家人、同事及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对在写作期间为我提供便利、协助的所有同事及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大人的鼎立支持,虽远隔万里,亦不忘通过越洋电话关心与询问,他们的殷切希望是我不断完善书稿的重要动力。最后,还要向我可爱的妻子致以特别的感谢。因写作书稿,占用了大量与她共处的家庭时光,她对我的理解、帮助和关爱让我感动,并都已渗透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了。
周 炜
2008年2月28日
精彩书摘
国际财经领域从来不乏经济热点。从2006到2007年,在次贷危机的血雨腥风占据财经媒体头条之前,经常印入眼帘的是大规模收购的消息。中国读者可能对德州公用设施(TXU)、加拿大贝尔(BCE)、HCA、第一数据(First Data)等企业并不是很熟悉,但这些被收购的企业的交易金额却高达数百亿美元。我们熟悉的一些公司,也成为这一热潮当中的收购目标,比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希尔顿酒店以及赫兹汽车租赁等。当中国的企业绞尽脑汁进行公开募集股份成为公众公司的时候,这些企业却因为被收购而从一家上市公司转变为私有公司,告别了股票市场。这一被称为私有化(privatization)的过程,往往耗资巨大。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家企业站出来对所有的股民说“我将按照25元一股的价格收购长江电力全部94亿股份(2月底长江电力的收盘价约17元,溢价47%),并且在完成交易后从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你会有怎样的反应?而这样一个假想交易的总价,换算成美元(汇率以1∶7.2计),约为320亿美元左右。而德州公用设施(TXU)的交易金额比我们假想中收购中国市场的著名大盘股长江电力的交易还要高得多,达到了438亿美元。从这样的对比当中,也许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感受这样的收购对市场带来的震撼。更让大家吃惊的也许不仅仅是其总的交易金额,KKR作为收购机构需要向市场借款的金额达到360亿美元。这样的借款规模,换算成人民币为2592亿元,基本上相当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在2007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余额的总和。
主导这些大额交易的机构,正是我们本书要关注的私募股权基金,也就是在财经媒体上经常被称为PE(Private Equity Fund)的机构。虽然收购长江电力这样的脑力激荡型虚构交易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但这并未削减私募股权基金探水中国这块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沃土的兴趣。
在当今中国这个人潮涌动、喧嚣震天的经济舞台上,刚刚上台的国际成熟PE与国内本土PE的一举一动,很少会被市场忽略。从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海外上市所创造的一个个财富奇迹,到哈药集团被整体收购和徐工收购案的沸沸扬扬,以至于有国家背景的产业基金的建立和本土PE机构的兴起,这一行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众多的眼球,更承载了各界对其发展的厚望。
虽然PE在中国的征途刚刚起步,在中国经济中的分量还不够大,但在全球主流经济体中,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际上的成熟大型PE机构,已经从边缘地带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不论其领导人如何低调行事,也无法避开人们的目光。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们如何筹集到天文数字般额度的资金,也不清楚为何他们敢于承担近70%甚至90%的负债率来收购上百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但他们在欧美这样的成熟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PE已经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另类金融势力。
《福布斯》杂志在2007年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这样问它的读者:“你一天的旅行生活是否从Dunkin'Donuts的一杯咖啡开始?然后在汉堡王(Burger King)解决午餐?到J.Crew、Toys"R"Us及Neiman Marcus逛街购物?在赫兹租辆车,去Loews影院看电影,也许去Harrah赌一把更过瘾,要不就回Fairmont酒店就寝?”这篇文章的作者告诉他的读者,所有这些,加上其他一些更不易注意到的服务,比如供气供暖、有线电视系统、医疗机构等,很多都已经被PE控制了。虽然中国读者并不一定熟悉这些美国人身边的服务,但大部分读者应该知道希尔顿酒店、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样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大型跨国公司。所有上述的这些公司都已经被私募股权基金收购了,甚至在收购后又被卖出了。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回复
上一篇:
财务轻松学丛书: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宋娟 著
下一篇: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詹姆斯•奥沃斯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
GMT+8, 2024-11-25 1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